现在,哪个新人不渴望一夜成名呢?然而,现实是大多数演员很难等到那个决定命运的机会。
1997年,林心如被琼瑶退货的事件,简直是娱乐圈新人的一堂生存课——没有背景的演员想要抓住试镜机遇,真是难上加难。剧组突然换人通知来得直截了当,而导演给予的机会往往只有一次。
在选角紫薇时,琼瑶的两次判断真是让人惊叹。首次看到定妆照时,她直接表示林心如不够美,脸上的婴儿肥让她显得不够古典,简直就像现在网友们对一些演员“缺乏古风气质”的吐槽。然而,当试戏录像送到琼瑶手里时,她立刻改变了主意,毫不犹豫地认定林心如就是紫薇。这一事件充分说明了影视圈20多年间不变的潜规则——对于大佬而言,评判演员的标准始终是在镜头前的表现,而不是静态的照片。
而那场让林心如一举翻身的哭戏,现在回看仍然值得深入研究。当时,剧组给了林心如三天的突击减肥,逼迫她在台词功底尚浅的情况下全情投入情感演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某些剧组不仅用配音和替身,甚至还要借助热搜来炒作“神仙落泪”,而老一辈制作班底则更愿意提供锻炼新人的机会。
最近《隐秘的角落》在选小演员时,导演更注重的是他们的即兴反应能力,而不仅仅是外貌条件。确实,好的演员需要遇到懂行的导演。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是,原定饰演紫薇的演员临时辞演,这才给了林心如替补的机会。这与周冬雨临时被叫去试镜《山楂树之恋》的情形颇为类似。娱乐圈的机遇链是非常微妙的,若当初林心如错过了《还珠格格》,她或许现在只能是个过气模特。
但如今,面对不断涌现的平台定制剧,往往关系户占据了机会,反而削弱了破格提拔新人的勇气。近几年,观众对AI式演技开始感到厌倦,这或许使得林心如式逆袭更具参考意义。若琼瑶当初坚持选用花瓶脸的演员,那么我们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你是风儿我是沙”那样让人揪心的经典情节。
在当前影视行业寒冬时期,一些导演也开始借鉴孙树培的思路——任敏在拍摄《玉骨遥》时被骂胖,但新剧依然让她担任女主角,这正是因为他们看中了她在演技上的敢拼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