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言风
作为相声界公认的大师,冯巩的身份一直备受关注,直到他最近回乡祭祖,我们才逐渐意识到他的家庭背景远比想象的更为复杂。令人惊讶的是,他的曾祖父冯国璋,曾是北洋政府时期的代理总统。这一历史人物的身世和冯巩的家庭背景,让许多人为之一振。此外,更令人意外的是,冯巩目前的社会级别已达副省长的水平。这位一度仅为喜剧演员的男性,竟然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实在让人不禁感叹。
一
虽然冯巩是名副其实的“官四代”,但他从未凭借家族的背景寻求任何特权。他一直是凭借着自己扎实的艺术功底,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与喜爱。在日常生活中,冯巩一直保持着低调的作风,尽管身处高位,他始终不显摆个人的身份。在这次回乡祭祖活动中,冯巩依然延续了低调的风格。近日,年约七十的冯巩带着家人回到河北老家祭祖,这一幕巧合被网友捕捉并上传到社交平台。虽然视频画面并不清晰,但仍能清晰辨认出冯巩和他的家人们。值得一提的是,冯巩家族的基因确实相当强大——他和他的兄弟姐妹们不仅长得相似,就连眉眼间的神态都与他曾祖父有几分相像。冯巩这次祭祖身穿朴素,完全没有任何领导架子,驾驶的也不是豪车,这进一步彰显了他的低调品格。尽管如此,这次活动的曝光,却无意中让冯巩成为了舆论焦点。虽然他一直保持低调,未曾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任何有关祭祖的动态,但还是未能避免被媒体大肆报道,最终进入了热搜榜。虽然冯巩不曾公开这次祭祖活动的消息,但在公众视野下,冯巩的家族背景和身份却引发了广泛讨论,给人留下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可能的无奈,也有可能的意外收获。
冯巩的家族历史让人唏嘘不已。在动荡的时代,冯巩并没有享受到曾祖父的光环,反而因此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
二
冯巩九岁时,家境骤变,遭遇了红卫兵的驱逐,他被迫随父母搬入了一个简陋的大杂院。那时,他们住在一个仅有12平米的破旧小屋里,平时连阳光也难以照进室内。尽管如此,冯巩的艺术天赋从小便显露无疑。在学校,他积极参与文艺活动,成为了班级文艺宣传队的成员,并与其他同学一同进行艺术创作。冯巩的父母非常支持他的兴趣爱好,不仅鼓励他参与文艺活动,还特意为他请来了专业的老师,让他学习京胡等传统乐器。冯巩的音乐才华超出预期,连教他乐器的老师也对他赞不绝口。除了在艺术方面有所天赋,冯巩的学业也始终保持着优异成绩。十三岁那年,他以满分的成绩顺利考入天津市最著名的中学——天津第二十六中学,这在当时堪称是“别人家的孩子”。在中学时,冯巩依然没有放弃对文艺的兴趣,除了继续参与各种文艺活动,他还开始尝试表演相声,并凭借出色的表演获得了天津市文艺大汇演的一等奖。
冯巩从此走上了相声的道路,周围的人也开始认同他在这一领域的天赋。而冯巩本人似乎在这时就预见到了自己的未来。一次,冯巩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他以为自己犯了错,结果走进办公室时发现,相声界的名师马季和唐杰忠正在等他。两位老师主动提出要收他为徒,这让冯巩感到十分意外和荣幸。在老师的指引下,冯巩即兴表演了一段相声,随后马季决定正式收冯巩为弟子。从此,冯巩开始了在马季门下的学习,利用假期从天津到北京,专心向马季请教学艺。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冯巩的相声技艺进步迅速,除了表演,他还开始创作小品。
然而,冯巩的中学时光并未一帆风顺。由于家庭成分的问题,尽管他在文艺方面表现出色,冯巩最终还是未能进入文工团,而是被安排到工厂当工人。这个现实的打击让冯巩心情低落,但他很快调整了心态,继续坚持相声梦想,在厂里和同事们一起表演相声,成为了厂里的文艺骨干。二十岁时,冯巩终于迎来了一个机会——他得知沈阳区的一个部队招人,而这个招募并不看重家庭背景。这对冯巩来说无疑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然而,工厂的领导坚持不同意放行,冯巩只能选择自己偷偷逃离,赶往沈阳。尽管他成功穿上了军装,但由于逃跑一事,他的档案未能调出,只能在部队里无名无分地待着。更不幸的是,厂里领导为此向上级报告了冯巩的“逃跑”事件,最终,冯巩不得不灰头土脸地返回工厂。因擅自离职,冯巩也遭到了厂方的处罚——被辞退。但幸运的是,当时的工作并不难找,他很快在其他厂子找到了工作,并继续创作相声和小品,他的作品频频在《工人日报》上发表。
三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冯巩的才华终于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侯耀文,知名相声大师,特意来到冯巩所在的工厂,提出将冯巩引荐到铁路文工团工作。这对冯巩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珍贵的机会。最终,冯巩顺利进入了文工团,并在工作之余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了中国广播艺术团的一员。站上更大的舞台,冯巩的知名度逐渐攀升,并多次登上春晚,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相声演员。那个时候,冯小刚还只是一个编剧,给冯巩写段子而已。两人相识后关系不错,冯巩甚至主动为冯小刚拉投资,支持他的电影事业。如今,虽然冯巩逐渐淡出舞台,但每逢春节联欢晚会的举办,观众们依旧会想起曾经带给他们欢笑的冯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