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相声的兴起,标志着互联网时代对相声艺术传播方式的一次突破性创新。2023年,曹云金凭借其独特的演出风格和精准的网络直播操作,迅速积累了大量粉丝,带动了互联网相声直播这一新兴领域的蓬勃发展。
与曹云金选择深耕直播相声不同,德云社的掌门人郭德纲则选择了一种更轻松的方式——通过直播聊天与网友互动。自2024年起,郭德纲的几次直播聊天赢得了广泛关注,在线人数屡屡突破三十万,粉丝的打赏也源源不断。这似乎印证了直播互动同样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
然而,一些质疑声也开始浮现。有网友指出,曹云金的直播相声更新频率远高于郭德纲的直播聊天。按每周一次计算,曹云金一年至少有四五十场直播,而郭德纲的直播次数则要少得多,二者的差距十分明显。这让人不禁担心,如果郭德纲继续保持低频率的直播,或者稍微增加一些直播次数,他的流量势必会呈现下滑趋势。
令人遗憾的是,2025年7月31日,郭德纲的第二次直播似乎验证了这些预言。各项数据显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直播间的小时榜和人气榜排名跌至较低位置,甚至长时间处于100名以外。
更为意外的是,排在郭德纲前面的许多主播,名气远不及他,而他们的直播间一般仅有一名主播,与郭德纲高达九人的团队阵容形成鲜明对比。其中不仅有德云社的演员,还包括多位鼓曲社的美女演员。
对于直播来说,粉丝的打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一点上,郭德纲的直播收入并不算低。然而,如果仔细观察郭德纲的打赏榜单,会发现排名靠前的账号大多来自德云社。比如,排名前列的“芦XX酒业”直接赞助了郭德纲的直播,其打赏部分也可以视为广告费用。因此,这些“自己人”的打赏排名并不令人意外。
相比郭德纲之前的直播,这次直播的礼物榜单没有大明星的身影,反而是德云社的“自己人”占据了较多位置,这一变化值得关注。
对于观众来说,最直观的直播流量体现就是同时在线人数。虽然本次直播郭德纲的直播间在线人数仍然维持在十万以上,表面看似无异,但实际情况却有所不同。过去,郭德纲的直播常常达到二十万、三十万的在线人数,而这次直播却多次出现九万人的数据,尤其是直播开始后一小时,在线人数持续徘徊在九万以上,甚至时不时掉破十万。由此可见,这次的十万在线人数,可能只是稍微超过了十万,差距非常明显。
对比之下,曹云金在直播单口相声《君臣斗》时,在线人数曾突破12万、13万,最高时达到了15万。而且,曹云金的直播间只有一个人,且每周进行一次直播,相比之下,郭德纲的九人团队和一个月两次的直播频率,曹云金的数据无疑显得更加值得关注。
如果说郭德纲直播间流量下滑仅仅是数字上的问题,那么德云社铁杆粉丝的集体失踪,暴露了更为严重的质量问题。过去,郭德纲的直播几乎每次都会有“无XX”、“闫XX”、“丰XX”等德云社铁粉的身影,但这次直播却没有看到他们的踪影。这些粉丝的缺席,反映出他们对郭德纲的直播产生了失望,甚至有一部分人转而支持其他相声演员,如戴九安。
戴九安与德云社的关系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作为德云社的忠实粉丝,他们的转投戴九安阵营,背后隐藏的问题值得深思。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郭德纲直播间流量的下滑?德云社铁粉的流失又源于什么呢?
首先,郭德纲的直播内容相对单一。尽管直播间内有九名演员,然而大部分时间内容空洞无实质性价值,甚至被一些网友称为“尬聊”。更为糟糕的是,在缺乏内容的同时,郭德纲对赞助商的感谢频次明显增加,甚至有时还会演唱一些小曲,这让观众感到不适。即便郭德纲是相声界的明星,过度的广告和频繁的感谢打赏,依然难以长时间吸引观众,甚至可能流失一部分忠实粉丝。
其次,郭德纲直播的口碑逐渐下滑。从2024年到2025年,他的直播模式没有太多变化,内容也缺乏新意,观众对他的直播逐渐失去了新鲜感。随着时间推移,观众对他会聊些什么、唱些什么都有了预期,直播的吸引力因此大打折扣。
另外,德云社内部的争议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特别是演员郑好近一年来在德云社粉丝内部挑起的一系列纷争,导致许多忠实粉丝对郭德纲失望,并选择脱粉或转而支持其他相声演员。德云社铁粉的集体流失,实际上不仅是失去了一些个别高额打赏的观众,更多的是失去了大批潜在的观众和支持者。
最后,饭圈经济模式的缺陷也暴露无遗。虽然饭圈经济有其优势,但它也具有极端性和排他性等固有问题。当口碑下滑时,新的观众越来越难以进入,原本忠实的粉丝也逐渐流失,形成“坐吃山空”的局面。流量的下降便是在所难免。
因此,如果郭德纲想要快速提升直播间的流量,解决当前的问题并不难。关键是要减少迎合饭圈的内容,增加观众更喜爱的元素,甚至可以借鉴曹云金的方式,尝试直播相声。但问题在于,郭德纲是否有勇气作出这种尝试?毕竟,就连一些其他德云社的演员,如张伯鑫和闫宗海,都敢于做出这些创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