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铺垫地讲:24岁的王源,在经历了8年的单飞波折、舆论冷嘲,唱功被群嘲为“水牛音”后,却逆风宣布将在鸟巢开个人演唱会,成为史上最年轻站上这个舞台的歌手。
曾被大家视作“落地的凤凰不如鸡”,现下他要用行动,给所有唱衰他的人一个正面回击。
这个时刻,不只是对他的考验,也是他和过去和解的最好方式。
说实话,我每次刷到王源,总觉得这孩子经历的起伏像极了许多大众面前的明星缩影。
从TFBOYS最红那几年起,王源就像是带着滤镜的校园青春,清澈的笑容,天生的少年气,薄荷音唱腔,足够让一代00后女生心动。
那时候,他们组合某次签售,外头围堵得能把商场堵断,谁能想到转眼就八年过去了。
2017年,单飞不解散的口号下,三人各奔东西,王源决定出国进修音乐,去了全球名校伯克利,被不少粉丝寄予厚望。
大家都在想,他学成归国,不得一鸣惊人,至少突破格局吧?
可谁料想,现实总比理想要骨感得多——王源回来之后,第一场《天赐的声音》的舞台就给他“翻了车”。
当时,舞台上摄像头、灯光全都怼着,谁都看得清楚他唱得有点慌。
那段时间网上剪辑各种片段,张韶涵高音美如天籁,他一旁和声却成了调侃对象,甚至有网友编了“水牛音”,说他气息卡着上不去也下不来。
最难熬的是,网络上的评价空前一致负面。
唱功没进步、外形也被指没有突破,多年前“王俊凯和易烊千玺往更大格局走了,王源还在原地打转”的声音一点没停。
演戏方面,他的几部剧,评分和讨论度都不高,还总被拉出来和陈志朋比较。
一个“小虎队”黄金成员,单飞多年,后来自我放逐式的造型搏版面;陈志朋的故事,仿佛成了“组合出身歌手走下坡路”的模板。
其实每个组合成员分开后,命运的天平就开始摇摆。
有人能就势而上,有人会越来越边缘。
这好像是娱乐圈的自然选择。
EXO的黄子韬单飞后,也同样遭遇类似命运:人气掉、被嘲唱功、甚至一度靠综艺频繁刷存在。
大众总是喜欢用“混得好”或“混得惨”简单评价,却忽略了每个人其实都在苦苦挣扎。
但话说回来,王源到底还是个24岁的年轻人。
有多少人20多岁就肩挑亿万流量的光环,又扛得了舆论的无情?
伯克利归国,拿奖、参加综艺、演电影,他不是没努力,可能只是在顶级流量的聚光下,再多努力被无限放大,哪怕一丁点瑕疵都被拿来鞭挞。
就在这个舆论最低谷时,他开始一场“回归”。
8月初,他录了段回重庆老家的视频,穿着黑色T恤,金色头发在火锅桌前。
他很家常地介绍菜谱,肝腰合炒入口细细品,唠唠叨叨讲秘诀、逗逗身边工作人员,一桌人热热闹闹吃饭。
那个场面,烟火气扑面而来,和舞台上的他反差特别大,反倒有点亲切。
说实话,偶像艺人能这样坦然呈现真实生活,让人觉得,也许他一直都在找回自己。
说到这里,不得不感慨,比起舞台上的高音低音,生活里坦然吃一口家乡菜的笑容才是最重要的温柔底色。
只是当你作为偶像站在时代中心,被推到风口浪尖,你的每一步都被无数人用放大镜审视。
有人付出多年依然雷声大雨点小,有人天降流量光环却一夜遗忘,公平和偏见,都在这里被无限叠加。
有意思的是,就在鸟巢演唱会话题冲上热搜后,评论区翻出他之前种种“被唱衰”的片段,也有不少人自发出来为他鸣不平。
娱乐圈就是这样,永远不缺看热闹的观众,也永远有纠结在“你行不行”的评判。
可我想,能在互联网上被再三“挖坟”、反复探讨的,多半都代表着无数关注和潜在可能。
要不然,谁会浪费时间管你混得好不好?
其实用一场鸟巢演唱会,来回封那些批评声,也许是命运对他一次真正的考验。
鸟巢这地方,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上的。
十几万人现场,每个音都会被万人检验。
按照官方报道,到今年8月29、30号那两天,王源将成为最年轻在鸟巢开办个人演唱会的歌手,这个桂冠挺狠。
大家不用忘了,哪怕是某些一线歌手,熬到三十多岁都未必有机会鸟巢开唱——24岁的组合出身小伙子,依然跻身顶流。
再说,他主演电影《孤星计划》,票房一举破亿,业内口碑也挂上了新标签。
这种“票房破亿 鸟巢开唱”的双重轻奢人生,也不是哪个过气偶像随便拿得出来的。
单飞后沉浮多年,他始终没放弃音乐和舞台,顶着压力一路狂奔,多少还是有少年那股子韧劲。
这一切,让我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大众总喜欢追问,“他会不会就此消失”“下一个陈志朋还会是谁”?
其实,这不是嘲讽,更多是期待。
希望被遗忘者能重新证明自己,观众也是希望他们跌倒能爬起来。
仿佛一代代人,总想找到童年偶像再次顶峰的证据。
从重庆小男孩到TFBOYS,从薄荷音到“水牛音”,再到鸟巢最年轻歌手,王源这一路,已经比无数同龄人精彩得多。
或许,他没能像王俊凯、易烊千玺那样一步登顶,但他的故事还没到终点,不是谁随口一句一刀切就能盖棺定论。
其实,娱乐圈本来就没有永远的顶流。
是不是“凤凰落地不如鸡”,本也不是他自己说了算。
更何况,当你见识了青春万众追捧、也吃过舆论毒打,能咽下委屈、继续好好唱自己喜欢的歌,有底气在亿万人前袒露脆弱,有勇气回归烟火人间、和团队大快朵颐,这才是最值得被记住的闪光。
毕竟,人生舞台那么宽,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节奏跳出不同的步子。
王源的故事是翻车的,也是顽强的,是烟火的,也是闪耀的。
当一切尘埃落定,他还会不会继续被说和陈志朋“殊途同归”?
也许吧。
但比起外界声音,真正重要的是,王源还能在万众挑剔下,把自己的信念唱到底。
这种执着和坚持,比红没红、糊没糊,意义大多了。
无论你喜欢不喜欢王源,愿意看到他在鸟巢唱歌、在重庆涮火锅,还是希望他另辟蹊径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舒适圈,其实都无伤大雅。
他的故事在继续,也许下一次冲上热搜,就是又一次逆流而上的际遇。
人生的千万种活法,都值得被尊重——王源也一样。
你怎么看?
还会再为王源买一次票,去鸟巢听他唱一首青春老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