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8日的《歌手2025》总决赛上,陈楚生夺得了歌王。这本应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然而不到一天,网络上就掀起了惊涛骇浪。质疑的声音层出不穷,热搜上“陈楚生难听”和“陈楚生夺冠”并列,评论区充满了酸言冷语,令人不禁摇头叹息。作为芒果台的老牌节目,《歌手》一直伴随着争议,而这次,质疑声再度爆棚,黑幕的疑云愈发浓重,粉丝撕逼,路人吐槽,几乎整个娱乐圈️都被卷入其中。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比赛结果的问题,背后更多的是对公平的期待,以及那些复杂而模糊的明星️背后操作。
陈楚生的音乐之路可以追溯到2007年,他凭借《快乐男声》一举成名,当时的他风头正劲,获得全国总冠军。签约天娱后,他发行专辑,参加活动,事业起步顺利。但命运却并不总是顺风顺水,2008年,由于缺席公司活动引发的合同纠纷,让他面临了天娱的600万索赔。这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他不得不卖掉个人物品,甚至母亲卖房帮忙,三年才将债务清偿。此后,他沉寂了好几年,低调写歌,养乐队,银行卡余额一度仅剩两千元。但2010年后,他开始逐步复出,虽然发行了一些专辑,如《冬去春来》和《影之传说》,但人气始终未能如当年那般爆发。直到2019年,他在《歌手2019》中以替补身份出场,最终排名第四,渐渐回到公众视线。2023年,他和兄弟们组建了“0731再就业男团”,举办演唱会,成绩不小,终于再次迎来了事业的高峰。如今,44岁的他凭实力获得了“实力派”的标签,尽管争议从未远离。
《歌手2025》自开播起便话题不断。节目首发阵容包括陈楚生、单依纯、白举纲、马嘉祺、薛凯琪等,尽管其中不乏实力派,但有不少人认为阵容较为平淡,流量竞争过于明显。单依纯,作为新一代歌手,以其稳健的发挥和广受欢迎的《李白》成为热门人选。黄丽玲、彭佳慧等老将则稳扎稳打。而决赛的两轮比赛中,陈楚生与郑钧合唱的《赤裸裸》,虽然摇滚感十足,但高音部分并未突破,气息稍显不足,弹幕上有人直言“难听”。而他个人的solo《获奖之作》,虽然歌词充满励志情怀,声音也算洗练,但却未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相比之下,单依纯与王力宏的《唯一》则更加和谐流畅,尤其高音部分的稳定性让二者之间的差距愈发明显。与此同时,节目中黄丽玲的耳机发生故障,彭佳慧下台后泪流满面,似乎暴露出节目组设备问题频频的隐患。
最终,陈楚生夺得第一,米奇第二,单依纯第三,黄丽玲排名倒数。单依纯在台上泪如雨下,镜头捕捉到她擦泪时红肿的眼睛,情绪波动明显。而其他选手面上的笑容也显得有些勉强。就在宣布结果后不久,网络上流传出一张疑似导播室纸条的照片,照片中的排名与公布结果完全一致,陈楚生位列第一。这一事件引发了大规模的讨论,豆瓣评分从4.3直降至3.8,评论区里充满了对“黑幕”、“剧本”和“内定”的质疑。许多网友认为,芒果台推陈楚生的背后可能存在不为人知的旧关系或流量因素。去年《歌手2024》中,那英的夺冠就遭遇过类似的质疑,哈萨克歌手迪玛希在舞台上麦克风出现问题后,曾吐露过“必须有个中国人排在前面”的言论,而今年的情况似乎更让观众感到疑惑。
质疑的焦点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陈楚生在帮唱环节排名第三,个人演唱虽然稳定,但并未突破,却最终以总分第一获胜。虽然投票观众的意见决定最终结果,但数据是否可信却让很多人心生疑虑。其次,纸条事件的曝光让人觉得排名早已内定,但芒果台对此未做任何回应,这也让不少网友直言“连装都不装”。第三,粉丝的极端行为也是此次争议的一个重要因素。陈楚生的粉丝坚决为他辩护,其他粉丝则因对手未获理想成绩而心情激烈,甚至互相撕扯,矛盾不断升级。单依纯的粉丝原本期待她稳拿冠军,失落后情绪急剧反弹,而黄丽玲的粉丝则对耳机问题耿耿于怀,李佳薇第四的结果也令部分粉丝不满。更有一些前辈歌手,如甄妮,直接开炮指责内定,认为陈楚生即使表现不佳,却还是赢得了冠军。面对这些质疑,陈楚生在回应时表示,自己在过去三个月吃安眠药来应对巨大的压力,但这并未平息外界的质疑声。
深入分析,这一事件揭示了娱乐圈️深藏的“潜规则”。自《超级女声》以来,选秀节目就未曾远离过“黑幕”传闻。作为芒果台的金字招牌节目,这些选秀节目无疑为台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陈楚生的故事也显得格外“适合炒作”,从他的违约事件到重新出发,整个历程可谓是一个励志故事的缩影。因此,冠军的评选,除了要看选手的唱功,也要综合考虑选手的故事性、热度与商业价值。陈楚生的经历颇具戏剧性,虽然他在比赛中的高音表现平平,但他那种低调沉稳的气质和励志的个人故事,无疑为他积累了不少粉丝。然而,观众对公平的期望让这一切变得复杂。在高音失控、表现不突出的一场比赛中,他能够稳扎稳打、坐收渔利,这不禁让人产生质疑:是否有些不公?这种“内定”的氛围让人不禁联想到奥运乒乓赛,孙颖莎的得分欢呼与陈梦的掌声差距,似乎反映了同样的现象。
说到陈楚生个人的音乐历程,他起步于广州的一场比赛,凭借酒吧驻唱经历,逐步打响了名声。早期,他与EMI签约,但与快男的成功相比,解约后的他经历了长时间的低谷。尽管他之后发行了几张专辑,但始终未能如初期那样大红大紫。参与各种节目时,他总是保持着中规中矩的风格,不炫技、不飙高音,依靠情感传递打动观众。然而,这样的风格在竞争激烈的舞台上并未能脱颖而出,许多人批评他“太普通”,缺乏“歌王”应有的表现力。尽管粉丝多为怀旧情结的老粉,但与年轻一代歌手相比,他的热度依然依赖于过去的回忆,而像单依纯这样的新生代歌手,则凭借实力收获了更多粉丝。
归根结底,这不仅仅是陈楚生的个人问题,更是整个娱乐行业生态的缩影。娱乐圈️的造假、炒作、黑幕层出不穷,表面上为观众提供娱乐,实则是利益的较量。尽管有观众在呼吁公平竞争,但这些呼声往往难以改变行业的根本。陈楚生的获奖固然有他的实力,但其中的不透明性却让很多人对结果产生了疑问。观众愈发聪明,不再轻易买账。希望未来的节目能够避免类似的操作,给观众一个更公正、更清晰的舞台,才能避免收视率下滑,最终导致节目走向没落。
对陈楚生来说,这个44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