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各有所长的世界中,人们的处境千差万别,有的人勇于表达并付诸行动,而有的人则止于言辞,甚至有的人言之无物却偏偏要说。正如从德云社走出的众多艺人,亦是有着各自的命运,分为高下不同。
在那些离开德云社的艺人中,曹云金无疑是敢说敢做的代表,而何云伟则是不屑于沉默。他们的选择与表现各有千秋。尤其是李菁,他是离开德云社的众人中最为聪慧的一位,选择高冷的他,沉默不语,甚至比何云伟要胜出百倍。
长期以来,大家普遍认为曹云金在离开德云社后发展最好,然而事实却颠覆了这一认知,李菁的成功才是当之无愧的赢家。曹云金在离开后频繁出席电视节目,甚至自创了“听云轩”,事业蒸蒸日上。倘若追溯其成功原因,他的才华固然重要,德云社的经历及他与郭老师的关系亦不可忽视。尽管与郭德纲产生过冲突,他却始终保持了对对方的尊重,未曾辱骂,这种姿态为他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与曹云金相比,李菁更加深思熟虑,自他离开德云社至今,从未对原单位进行任何负面评论,更没有攻击郭德纲。这一策略反映了他的智慧与远见。他深知,负面言辞不仅不会带来好处,反而可能招致更大的反噬和不利影响。
李菁的坚守与隐忍终将迎来丰厚的回报,不久后便被主流相声界瞩目,获得了加入的邀请。时至今日,李菁已经完成了人生的蜕变,成为了国家文艺界的一员,过上了稳定的朝九晚五的生活。
相比之下,何云伟的境遇则明显惨淡。尽管当年与李菁共同离开德云社,初时他们双双受到追捧,频频受到各大电视台的盛邀,但这份热度背后的原因显而易见:他们从德云社带来的巨额流量。李菁虽心知肚明,却懂得沉默是金,而何云伟则沉迷于言辞,结果可想而知。李菁的低调换来了更多的资源,而何云伟却因口无遮拦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至今仍飘荡无定,如无根浮萍。
在早年与侯耀华的合作中,何云伟曾享受过不少光环,但无奈缺乏更大机会。在无计可施之下,他选择了转行学习绘画。尽管在绘画上小有成绩,但孤寂的日子令他难以忍受,最终选择继续追随曹云金,参与直播与商业演出,虽生活尚可,却只能割舍更大的利益,沦为旁观者。
作为曾经的搭档,何云伟应向李菁学习,懂得少言多行,切忌以一时之快而妨害长远发展。明白沉默的力量,在纷繁复杂的人生中,选择明智的道路,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