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最新力作《浪浪山小妖怪》(以下简称《浪浪山》)正席卷全国院线,豆瓣评分高达8.6,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这部适合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小妖怪取经之路的故事,精准地触动了当下观众的情感共鸣。
2023年,《小妖怪的夏天》一经推出,便让我们对那个纯真、天真的小猪妖难以忘怀。短暂归家的小猪妖,仰望着飞过的鸟儿,轻声说道:“我想离开浪浪山”,这一幕深深打动了无数观众。“离开浪浪山”迅速成为网络热词,象征着我们对突破舒适区、寻找改变的渴望。
然而,《浪浪山》并非对短片的简单延续。它像是平行宇宙中“小猪妖重生记”的另一种演绎。影片并非对经典《西游记》的戏仿或重构,而是潜入了宏大叙事的裂隙,将那些原著中被忽略的小妖怪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故事。
在这部作品中,原本只是西游记中微不足道的反派小角色,如小猪妖和蛤蟆精,终于获得了聚光灯,成为故事的主角。长片中的小猪妖,作为浪浪山的临时员工,为了博得大王的青睐,甘愿自我贬低,变成“工具人”,用自己擅长的“刷锅球”工作方式获得信任。然而,他却因表现得过于出色而被判处死刑。此时的小猪妖,与《长安的荔枝》中的李善德一样,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孤注一掷。不同的是,小猪妖选择了一条更加荒诞幽暗的路:与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一起,冒充唐僧师徒,妄图抢先取得真经。
在《浪浪山》中,四个小妖怪通过激烈的打斗回忆起自己曾经的压抑与痛苦,同时决心拼尽全力反抗强敌,哪怕最终也只能“籍籍无名”。这场冒险远非简单的取经之路,而是一场不断挑战极限、不断寻找自我边界的精神之旅。
离开浪浪山的决定,实际上只是故事的起点。在他们一路走向西天的过程中,遭遇了层层艰险,影片渐渐揭示出,围困他们的,不仅仅是外在的浪浪山,更是一层层内心的困境。而他们的经历,也正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三重境界的真实写照。
所谓“看山是山”,是他们无知无畏的出发。小猪妖误以为取得真经即可得道长生,蛤蟆精则在求安稳的过程中被无辜牵连,黄鼠狼精随遇而安,猩猩怪则被告知这是唯一的出路,毫无选择。这样的起步,正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无心强求、无预设结局,随着缘分的指引,大家聚集成一个团体,踏上共同的征途。
然而,当他们抵达小雷音寺时,眼前却出现了一条看似“坦途”的路。此时,穿上四大天王的铠甲,分得一口“唐僧肉”似乎是最符合小妖怪本能的选择。然而,这一捷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代价——他们将成为助纣为虐的一员,彻底丧失内心的善良。
当影片走到这里时,小妖怪们终于意识到,他们曾拼尽全力去寻找的取经之路,事实上早已陷入了无尽的迷茫和选择困境。电影选择了一个理想化且简化的结局,放弃了对“自己的取经之路”这一深层次问题的探讨,转而给予小妖怪们一个充满力量的反转结局——在战胜黄眉怪、救出孩子们后,他们最终回归了正道。
文 | 吴双
编辑 | 陈凯一
来源 | 北青艺评
监制 | 王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