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之所以独树一帜,源于印度宝莱坞与普通印度人相结合,因为宝莱坞真正知道普通印度人喜欢看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印度电影在制作上就有所侧重,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的框架体系。最后,即便是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喊打喊杀,然而在印度却只能是吃瘪。这就是一个国家电影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为它找对了根,只有扎根于本国文化体系,电影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今天推荐印度电影《惊情谍变》,这是一部改编于汤姆克鲁斯早年的作品《危情谍战》,电影讲述的是一个老牌特工因为为了自己的兄弟报仇而卷入到一起钻石失窃案当中,期间,他爱上了一个恋爱脑的银行女职员,并且与这个女职员并肩作战,最终战胜反派的故事。
《惊情谍变》本身并没有很多的独特性,因为是改编作品,虽然有着浓重的印度风,也足够接地气,但改编本身就让自己弱了一档。当然,今天我们不去谈这部作品本身,而是说一说印度电影自身的独特性。电影要发展,自然要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独特的外形,这个外形让普通观众一看就知道什么是哪一类电影。好莱坞电影,美国大片,欧洲电影,印度电影都有自己独特的标签,而且印度电影的标签相比较于这几个区域电影很是独特,因为有歌舞以及民族服饰。这一点🕐️是印度电影最显著的标签。
而这些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呢?我们经常会听到电影人感慨,说中国电影里程碑,中国电影要发展,中国电影崛起等等。但是什么是中国电影,国产电影真正从八十年代发展至今,又留下了什么印记,或者说当我们谈论中国电影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有什么典型的标记?这个问题基本上没有答案,因为国产电影商业化发展了几十年,除了练就了一身骗钱的本是之外,很少有电影人真正的为中国电影本身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不论是我们之前热议的代际导演们的前仆后继,还是新生代的导演们锐意进取,他们其中很大部分电影人所拍摄的作品更多的是追寻别国的电影的脚步,很少有人真正的考虑一下什么是中国电影,中国电影要面对世界电影市场的时候,打出去的标签应该是什么?
《流浪地球》系列算是一个可以使用的标签,因为它真正的将中国人面对灾难的理念展示给了外界。这是一种进步,但中国电影不能只有流浪地球系列啊,郭帆一个人也没有办法推进中国电影走向全世界。因为除了郭帆之外,我们看似有很多很多的电影人,实际上他们本身的作用在哪里?
如果我们的电影人只会将自己的目光瞄准票房,而不是去思考中国电影的出路在哪里?中国电影要与时代结合,要与世界结合的点在哪里?那么他们的存在还有意义吗?我们上文谈到印度电影,印度电影值得我们学习的点绝不仅仅是买来版权©️拍一个中国版,这是最没有意义的事情。印度电影之所以可以让我们学习,因为印度电影本身有自己的特性。
我跟大多数人一样,刚开始的时候会对于印度电影中的跳舞感觉很荒诞怪异,然而真正当看了很多印度电影之后,与其他的电影作比较,就自然而然地会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印象,什么是印度电影?当你有这个念头的时候,脑子里马上会蹦出来一个鲜明的形象,这才是最重要的。就如同当你想到美国大片的时候,你想到的那些类电影形象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中国电影,你除了说出来少数真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外,有一个统一的形象可以做概括吗?显然是没有的,如果没有这个形象,那么我们整天吵来吵去,将一个个作品推上热搜的意义何在?我们的那些所谓的电影人到底在干嘛?
我们向世界电影市场学习,究竟是在学什么?是在学习他们的技术,还是在模仿他们的作品?都不应该是,技术需要学习,但作品不必模仿而是应该去总结,为什么美国大片叫美国大片,为什么欧洲电影叫欧洲电影,为什么印度电影是印度电影。这些才是我们需要着重考虑的根本。
一味的模仿别人绝对不会成为别人,只能证明你永远是一个外人,如果我们的电影人永远找不到自己在世界电影界的真正位置,那么在国际上拿再多的奖也没什么用。照着抄,或者写一个命题作文很容易,但是真正的要有自己风格的作品却很难,尤其是当我们谈论中国电影的时候,我们究竟要输出什么样的独特文化这才是根本。
乍一看,国内导演界人才济济,细琢磨,这些所谓的电影人们除了喜欢跟票房攀攀亲,喜欢跟资本合个影之外,没什么别的作用,当然,他们还会在自己失败的时候骂骂观众,然而这对中国电影发展却没什么用。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