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们在乡村振兴的节目里戴着面具般的浓妆参与录制,真是一种奇异的现象。8月2日,向佐在康定被拍到与丁真合作录制《寻真之地》,虽然黑西装显得比较正常,但脸上那厚重到能砌墙的粉底却成为大家调侃的焦点。高原的紫外线确实很强,不过用半斤粉底作为防晒措施,就好比给牦牛穿上芭蕾舞裙——既不合适又无必要。当明星️们在形象管理上过于追求完美,以至于与节目的初衷相悖,这样的乡村振兴到底是在展示真实,还是在表演秀呢?
向佐那裂开的粉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娱乐圈️整体的焦虑。去年,黄晓明在西藏拍摄公益片时因高原红和惨白的脸色被嘲笑,今年则轮到王一博在敦煌骑骆驼时,防晒面罩遮住了整个脸,只留下两只眼睛。美妆博主曾指出,男明星️在每次活动中使用的粉底量在过去三年内增加了120%,增速甚至比女艺人还快了47%。这种病态的趋势,正是饭圈文化催生出的对完美人设的无休止需求。某位造型师爆料,如今男艺人签署商务合同时,妆容的精致程度已经成为强制条款,竟然还有每平方厘米不得多于三个毛孔这样的变态要求。
其实,综艺节目《寻真之地》本身就存在一种矛盾的双重性。丁真的走红就是城市审美对乡村生态的一种粗暴改造,结果却让经过精心包装的明星️去展示乡村的原生态,就像用美图秀秀修过的照片来证明素颜的美丽一样。节目中,明星️们骑马跳锅庄的场景与牧民的日常劳动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冲突感甚至比牦牛肉和惠灵顿牛排之间的差距还大。有网友扒出去年某档类似节目,发现明星️锄地时特写镜头竟然用了美甲贴片,实在匪夷所思。
节目原本承诺展示真实乡村,但连明星️的脸都不敢真实呈现。防晒霜SPF50不够香吗?为什么要搞得像是涂了一层腻子?看看丁真在节目中自然晒成的小麦色,远比那些假白的面孔看起来舒服多了。记得有位女明星️在梯田插秧时还贴上假睫毛,连秧苗都没她的睫毛弯。乡村振兴可不需要这种表演式的扶贫,难道大家真的分不清什么是真干活,什么是摆拍吗?
我建议以后这种节目能在合同中写上素颜条款,借鉴一下《向往的生活》早期的真实状态。化妆师只需带一些润肤和防晒霜就行了,观众已经看腻了那些千篇一律的精致面具。如果真的想防晒,藏族同胞的毡帽可比八层粉底实用得多。归根结底,节目组一方面想借明星️的流量,另一方面又想刻意营造真实的人设,但最终却演变成了四不像。与其如此,不如看看《无穷之路》是如何拍摄的,主持人的自然红润肤色就是最美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