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常常警示我们:“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最近,德云社的一颗新星张鹤擎再度陷入风口浪尖,这位小伙因言辞不慎惹上了不少麻烦。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张鹤擎与搭档刘哲参加了一场相声表演。兴致勃勃之际,他却大胆地调侃起了相声大师侯宝林,声称这位老前辈的相声根本不可乐,原因在于缺乏包袱。他甚至言之凿凿,表示这一观点是基于他个人的“深入调查”,暗示没有调研就无权评论的立场。
老话说得好:“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在相声的舞台上,张鹤擎的批评本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正是这番言论被一些有心人利用,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少人对此表示不满,认为张鹤擎自以为是,竟敢调侃相声的“祖宗”,这在德云社以“德”为根的传统中,恰似“欺师灭祖”。但细想之下,这番调侃其实也不完全是无中生有,归根结底,仅仅是相声舞台上的一种幽默而已,不必上升到道德高度。
如同一句古话,“和尚不急,太监急”。在讨论张鹤擎该不该这么做之前,我们不妨关注一下侯震的态度。作为侯宝林的长孙,同时又在德云社工作的他,倘若对此没有异议,那么外界的争议又算得了什么呢?
再者,张鹤擎对侯宝林的批评也并非全无道理,毕竟时代的变迁让观念不同,年轻人或许很难理解侯大师的相声。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侯宝林的作品确实反映了那个年代的风貌,而如今的年轻观众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审美需求。
说实话,相声艺术本身就并非易事,而在德云社这片土地上,更是如履薄冰。始终有一些人如同拎着小本本,时刻准备记录德云社的风吹草动,一点🕐️小错便可以被放大,成为攻击的工具。
作为德云社的拥趸,作为北京德云社的支持者,我们衷心希望这些黑粉们别无事生非,别再对德云社横加指责。在郭德纲的带领下,传统相声如今焕发着新的生机,这一切都是为之不断创新的结果。
要是每个人都像你们那样固步自封,那么不要说传统相声得以发展,就连生存都成问题。这个世界向来不缺随口喷人的,但是缺乏那些真心实意做事的人。如果连做事的人也遭遇恶评,那未来还有谁愿意勇敢追求梦想,干脆大家都当网络的喷子算了。
回到张鹤擎身上,他因言辞失当而惹事,最终归根还是因为太受欢迎,因为作为德云社的新秀,张鹤擎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无限放大。而他的遭遇并不是个案,张云雷就曾感同身受,作为德云社的明星️,张云雷也曾在风口浪尖上挣扎,最后不得不选择转行,投身音乐界,或许这样能让他远离是非,专心创作。
如今,面对这些压力,张鹤擎更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切莫被流言所击败,毕竟数以万计的粉丝正是他最坚强的后盾。希望他能够勇敢地走下去,继续散发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