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谭晶,有人许是第一时间想到了她在春晚舞台上,身着红衣,歌声如清泉般动人,成为所谓“国家队”的巅峰所在;而另一些人或许会想起她在《歌手》节目中,以那首动人心魄的《九儿》打动众人,连结石姐都不禁点头称赞。这位曾经在声乐界如日中天的“大魔王”,如今已步入四十八岁,常被拍到与孩子在公园中漫步,嘴角的笑意中却隐约显露出岁月的痕迹。如若听闻,你会不会发出感慨,岁月这把锋利的刀刃,竟也对歌者无情。
然而,且慢惋惜。能够让谭晶甘愿将麦克风束之高阁,主动投身于奶瓶和婴儿车之中,显然非一般之人。她的“幕后功臣”,乃是比她年长九岁,被誉为“中国芯片之父”的邓中翰。这一对,一个以声音抚慰人心的艺术家,一个凭科技扛起民族脊梁的科学家,组合之奇妙,如同“跨界歌王”遇上“最强大脑”,自然热热闹闹。
年岁回溯,那时两人初相识时,旁人皆不禁感到有些措手不及,认为这对跨界组合似乎略显“破壁”。谭晶在舞台上宛如星光璀璨的“铁肺女王”,一曲《在那东山顶上》朗朗上口,直击人心;而邓中翰则是一位埋首于实验室的“技术宅”,对芯片的研究痴迷至极,甚至连约会时聊至“光刻机原理”。有朋友调侃道,若是两人交谈,必定要一个手握乐谱,一个备好电路板。谭晶听罢,忍俊不禁,笑言:“他讲起芯片的光彩,与我唱高音时无异,那就足够了。”
之后,二人悄然步入婚姻的殿堂,甚至连婚礼都未曾隆重举行,谭晶却曾在采访中轻描淡写提及:“他写给我的一封情书,纸上画着个芯片,称这是他能给我的最‘硬核’浪漫。”乍听之下,似乎是理工男的土味,但细想再觉得其间流露出的柔情如蜜——毕竟非每个人皆能将“国家科技进步奖”得主的情意,藏于一块微小的芯片之中。
更让人喜出望外的是,这对“文武双全”的伴侣,不仅显露出完美的组合,还一次性诞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从此,谭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练声时追求的“气沉丹田”,现如今变成了轻声哄娃入睡;曾经音乐会上高端设备成排的场面,如今家中满是婴儿的啼哭和玩具的嘈杂;邓中翰也曾被网友拍到推着双胞胎的婴儿车,身着西装革履却搭配卡通围兜,形成的反差萌,足以让摄影师心生怜惜。
有人会说,谭晶“为家庭牺牲太多”,放弃了“国宝级歌唱家”的光环,选择成为“全职妈妈”。然而浏览她偶尔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点滴日常,便明了这位“人生赢家”并没有畏惧之心。她会在网络上晒出给女儿编的小辫子,戏谑道“比唱高音难多了”;在邓中翰获奖时,携女儿共同助威,台下举灯牌的样子,比起热情的粉丝还要激动;甚至将育儿心得写成歌,传闻其中有一段未公开的demo,歌词言道:“左边娃哭右边闹,妈妈的歌声是安眠药”,直白得令人捧腹而笑。
如今已届四十八岁的谭晶,的确与当年舞台上那光鲜的形象迥然不同。偶尔被拍到的瞬间,她穿着轻松,素颜示人,眼角悄然生出细纹,笑容中的苹果肌似乎不再丰盈。然而熟悉她之人皆知,这并非是岁月的侵蚀,而是幸福的积淀——细纹中藏着伴女儿入睡时的温情,那宽松的皮肤中凝聚着陪伴丈夫的默契,那份岂止于外貌的简单平和,正是一个女人最自然的状态。
不久前,一段短视频走红,画面中谭晶在小区公园陪着女儿玩滑板车,路过的老者认出她来,惊呼道:“你不是那个唱得特别好听的谭晶吗?怎么不唱歌了?”谭晶笑着挥手说道:“现在主要在唱摇篮曲,听众仅有两个,还时常中途离席。”老者随即大笑:“那可比演唱会更难啊,台下可是有俩‘评委’,可别糊弄!”
其实哪有什么“明显衰老”之说,不过是有人将岁月过成了歌,有人在日子里赋予了诗意。谭晶的四十八岁,尽管无舞台灯光的照耀,无华丽妆容的装饰,却多了几分烟火气的真实——正如她曾经唱道:“岁月如流在穿梭,喜怒哀乐我深锁”,而今的她,早已将所有“深锁”的喜怒哀乐,化作了双胞胎女儿的欢笑与丈夫实验室中那盏永亮的灯。
因此,与其感慨“女神老了”,不如仰慕她“活得值得”。毕竟,能够在事业巅峰之时选择“急流勇退”,不愿在光环中迷失自我,又何其难得!至于那些所谓的“衰老”痕迹,或许不过是幸福透过眼角悄然流露的痕迹罢了。愿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道路上找到那份乐趣与真诚,就如谭晶一般,活出别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