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断断续续看了这一两年几个优秀脱口秀演员的表演,比如付航、黑灯、继业、小四爷等人。
脱口秀演员这几年间技术的迭代速度,可能比程序员还要快。
我是从《吐槽大会第二季》开始关注李诞这群人的,从李诞不再主持这个节目之后,再也没有系统的看过。
没看的原因很简单,生活中,一个人如果经不起别人开玩笑,这个人大概率是一个没什么品味心胸狭窄的人。开玩笑的人被惩罚了,其他人开玩笑的时候,总会提心吊胆。
所以既然知道接下来大家说话会变得更小心,那么就没什么动力了。
不过最近节目正火,到处都能看到,看到这些演员们技术精进至此,还是有些惊讶。
很明显的感觉是梗更密了,且不说《脱口秀大会》第一季那些不成熟的演员,即便往后几季这些主力演员,比如rock,思文,程璐,海源等,都有段子不响的时候。
但到了这两年,很明显,大家文本质量明显上升了。
是因为这些新人更强吗?应该不是,笑果文化把之前这些演员变成总编剧,明显是一步好棋。这些经历了比赛,知道比赛节奏的成功选手,明显可以给后来者改出更精彩的稿件。
每个人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表演风格也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正确理解观众的感受,程璐建国们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磨练,有的是技巧,苦的是没有新的生活经验,用这种方式来比赛,观赏性明显高了很多。
总编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更多的人愿意尝试了,前两年就只有小慧一个兼职说脱口秀的演员,这两年各行各业都在说,这是李诞的成功,也是笑果文化的成功。
但遗憾的是,选手们只能用精湛的技巧,来演绎自己的故事。
自从house被禁,杨笠被各种抵制,最近连李诞七八年前在节目上说『柳岩』身材一眼就能认出的话都被拿出来批评,脱口秀变成了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大厨,反反复复给大家表演西红柿炒鸡蛋的节目。
不能说厨师不用功,只是大家吃过别的菜。
比如博洋当年犀利评价“崇洋媚外”的这一段,到现在看来,依然是我看过的最有力的文字:
你能想象今天的脱口秀演员,能说出这么有力的话吗?
更遑论杨笠的发言,现在这样的稿件,肯定过不了审。甚至连支持杨笠的罗永浩,最近也被跟着冲了。
诚然,299分的继业,大专毕业的付航一样能带给人快乐,但是,也许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庞博、博洋、呼兰给我们来一点有技术的,有文化的,有更广阔视角的脱口秀。
也许我们需要的是池子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