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幻想过自己当一个Diva?”
“已经是了。”脱口而出时,卡西恩的语气波澜不惊,神情也淡定,“只是说需要更多的机会去呈现,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沉淀。”
“蒜香公主”是她的名号,因为爱吃蒜、做菜爱放蒜,而自取一个乖张的艺名;粉红是她的标志色,出道伊始,炸眼的粉色是保护卡西恩的盔甲。
作为音乐人,卡西恩有着令人嫉妒的一切——创作将个性、艺术与商业拿捏得严丝合缝,旋律勾人,过耳不忘;强大的和声编写,令其歌曲总透着绵密的高级感;歌唱撷取R&B的灵韵,却也不受风格的囚禁,音色带一丝金属的清爽,却又玲珑多变,声音表现在同代歌者里出类拔萃;翻看她的社交媒体,自然的写真满屏,品牌的合作琳琅,隔三岔五迸发点风趣怡人的小视频;当然,还有簇拥在公主身旁的拥趸乐迷……
25岁之前,卡西恩推出两张专辑、两张EP,首专《蒜香公主》是一次自我介绍,阐释自信、自疑以及爱与欲;次专《蒜香大脑解剖报告》大肆描摹爱的体验,并注入独立女性♀️意识,剖解自己的感性与理智;EP《心理家务》增添文学气质,卡西恩探索内心更深邃的情绪,展示脆弱,整理自己;而在今年7月刚刚发布的EP《who cares》里,卡西恩释放叛逆,带听众对抗循规蹈矩,大呼:管它呢,谁在乎?
7月底的广州,卡西恩在下塌酒店接受音乐关怀专访,分享新作《who cares》里的种种叛逆,还有她闪烁着Diva光彩的音乐生活。
采写:麻乐
忙碌的你,记得叛逆赶在台风“韦帕”登陆前抵达广州,卡西恩特地为这次专访和影像拍摄梳妆打扮。露肩白衫镶着花褶,藕荷纱裙层层堆叠,她剪了个利落的短发,与记者握手时猛然一攥,手劲惊人。
新EP《who cares》从封面就开始了“叛逆”,卡西恩举着剪刀绞头发,发丝飘落着,粉背心胸前写了一句“too much going on”(发生太多事),面前是大蒜小蒜落草皮,一颗蒜头喷着火苗,还有些蒜在空中飞舞,半掩着门的冰箱贴着密密麻麻的相片,顶上一只黑猫虎视眈眈……
布景是卡西恩现实生活家里的厨房,相片呈现即刻的真实感。“点着火的蒜,有点像迫在眉睫的那种感觉。”相片里还暗藏“超现实”的设计,锅里长的草,天空飞舞的蒜,图片后期处理注入的小细节,令那短短的一瞬间塞满各种各样的事情,呼应胸前的那句话。
而EP的主题“who cares”(谁在乎),跟丰满到凌乱的画面对撞出冲突,“其实是想要告诉大家,即使这么多事情在同时发生,我还是很专注地在剪头发,在做自己的事情,在做自己。很多时候我会想,为什么大家这么着急,大家到底在急什么?急着回消息、急着去某个地方或者特别特别忙……这么忙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卡西恩希望这次的音乐和视觉,能提醒听者多专注在自己身上,反问让人忙碌的一切是否有意义。
剪短发是叛逆的一环,“这个行为放在EP封面上,看上去有点陈词滥调,但剪头发其实是需要勇气的行为。”卡西恩将25岁看作一个崭新的里程碑,剪头换一个精神样貌,刚好呼应EP的叛逆出逃,“更利索了,我自己性格也是这样,比较利索,雷厉风行。”
做一些很莽撞的决定
我要去看大海多蓝我要感受阳光多暖我要跑到没有人知道我的地方像电影里那样做宇宙中渺小却独特的ta我会跑到没有人知道我的地方像电影里那样义无反顾青春就该这样歌里的青春叛逆,是鼓舞人们做一直想做但又不敢做的事。来自家庭、社会、同侪的预期,形塑了多少人的人生,大学志愿、婚恋嫁娶、工作处世,被别人插手的自己,按部就班地活着……
卡西恩揣摩着同龄人的心思,“发现这其实并不是我想要做的事情,那么这个时候我该怎么样呢?鼓励大家去追寻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从纽约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休学,专心扑在音乐事业上,卡西恩打样似地践行了自己的心声,“我本来是心理学,然后我要去做音乐了,这其实是很忐忑的,你不知道前面是什么,或者前景到底是怎么样。在做一些很莽撞的事情,很莽撞的决定,但是我觉得它就是一个很勇敢叛逆的行为。”
每个年纪都有自己的烦恼,25岁也带给卡西恩些许焦虑,让她体验到新的课题。年初至亲的外婆离世,再加失恋的接踵而至,“我感觉我今年有特别多的’失去’。”
而焦虑被提次数多了,反倒渐渐地消解,“这个焦虑就消失了,因为我发现这个焦虑其实每个人都有的,所以它就变成很正常的事情了,所以就不焦虑了。”开明包容的父母,以及身边有着类似人生经历的朋友们,形成了她的支持系统,这也是卡西恩消除焦虑的方法。
《25岁,我想…》唱着“我要爵士加摇滚”,编曲暗含两者的碰撞——Bosa Nova打底的节奏是爵士的那抹舒适悠扬,而失真吉他扮演着摇滚的躁动,“爵士是我想要比较轻松地,心态是放平的、chill的,随和地去过日子;摇滚是歇斯底里的,我可以勇敢地、莽撞地,去过我的生活。”
25岁之前在音乐上就取得傲人成绩,卡西恩谦称是幸运使然,25岁的成就不在发一张专辑、得一个奖、有一个工作机会,“不是一些名利上的东西,更多的是我能够从中学到什么,是一些智慧的财富。”
分享欲驱动她的唱作,将琐碎的生命瞬间与感想,化作词曲,付诸歌喉,出道时的一首《辣辣辣》只是因为自己爱吃辣,而这样的创作路径延续至今,生活里的小烦恼小焦虑造就了歌里的真挚,“把我自己的情绪通过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我可以从听众里面去找到一些共鸣,然后我就会觉得我好像没有那么孤单,有点像是我也在反向地去找属于我的群体的那种感觉。”
强大的好奇心,也推着卡西恩不停探索,像歌里唱得一样,时不时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近期她只身一人到泸沽湖玩,北京到丽江的飞机上,遇到了西班牙老太太,两人深度对话,甚至聊起了爱是什么。卡西恩会主动创造机会,搭讪路途中的人,互相激发,这让她的旅程总有意外收获。
勇敢地展现自己的脆弱
我是一个脆弱的女人其实很坚强但有时要一个人独自面对很多的挫折很多坎坷控制不住眼框就湿了“脆弱”的人怎么会“叛逆”?
“大家会觉得展现自己的脆弱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卡西恩解释脆弱里的叛逆,说道:“当我们勇敢地去展现自己的脆弱的时候,它反而是一个叛逆的行为,因为我们在做一些别人觉得羞愧的事。”
在跟卡西恩的交谈中,她谈吐利落,颇为外向,与歌中所唱的“脆弱”相去甚远。可她说自己一直都处在脆弱的状态,“可能看上去的和实际上的,很多时候都是不太一样的,你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样子。”
从北京飞到广州的路上,卡西恩在读韩国作家崔恩荣写的《明亮的夜晚》,作者书写自己与祖母的故事,令卡西恩深深共情,细腻的笔触让她联想到过世的外婆,于是卡西恩哭了一路,这是她的脆弱。
脆弱不是软弱,“是你把毛孔张开了,允许特别多的情绪渗透到你的身体里的那种感觉。脆弱反而是一种很坚强的情绪,不是把自己包裹住,而是卸下盔甲的一个状态。”
《脆弱的女人》是一首复古R&B,绵密的和声与伴唱,使old school的节拍焕发神采。卡西恩有着炉火纯青的和声编写功力,首专《蒜香公主》里《哎 sigh》和《emo》两首歌就已展现了她的曼妙和声。
从小学起,卡西恩就在合唱团训练,她唱低声部,“总共四个声部,我是三低。”不唱主旋律,卡西恩也无所谓,因为她觉得这是“天选”,老师根据每个人的声音条件去分配声部,“It is what it is. 就是跟着缘分走,每个声部都有每个声部的功能,就是我作为三低,我也有三低的意义。”
卡西恩的天然音感加环境的熏陶,让她自然习得了和声编写。现在随意听一首歌,她就能唱出和声,还能编出几个声部。不过在录自己的歌时,和声的编写全靠直觉,并不是预先谱好写下来,“对我来说和声是个直觉的东西,但如果你真的要在技术上去算它,我反而不怎么了解。”
最近卡西恩开始研习爵士钢琴,想在表演时即兴弹唱些什么,但同时也担心钻研太深会框住自己的随性野路子,钢琴老师建议她只学基本的和弦和演奏法即可。
《脆弱的女人》还提供了一个从“嫉妒”到“欣赏”的心态转换法,跟他人比较,意识到自己的匮乏时,人们常常心生嫉妒,“首先是想要告诉大家说,有嫉妒情绪是很正常的。”卡西恩开始站桩冥想,站着站着悟出了嫉妒心的应对办法,“把它变成了一个欣赏——Wow, it’s a good thing!这个东西很好!Ta拥有这个东西太好了,我觉得我也会有的……嫉妒的背景是匮乏,但欣赏的情绪是,资源是源源不断的——它像一棵树一样,春夏秋冬,会有枯萎的季节,也有盛开的季节,这就是机会,每个人其实都会得到,你要相信你会有。”
艳粉到淡粉,我就是粉色
花为什么这么耀眼你可是花!像风一样的女子你是她最美丽的她最活泼和最可爱的她借物喻人,把花比做女人,并不稀奇,而卡西恩在这个意象里捕捉到“叛逆”。
“花是个X,是未知的的东西。”卡西恩联想到每朵花的姿态各异、色彩迥别,这也像形形色色的女人们,每个独立个体所展现的鲜明个性,不正是一种叛逆吗?
她用花的百态来歌颂女性♀️,连《花》的旋律也配合着百变,出现跌宕起伏的线条,大篇幅的变调运用,还有刁钻的和声编配,让音感欠缺的人找不着北。“小调和大调的搭配,反正有离调,就是想要展现出花的丰富多面性,还有完整性。”音符的过山车式排布,令卡西恩自己在试唱时都觉得有难度。
《花》是极具音乐性的一首歌,而非音乐科班出身的卡西恩,如何积累自己的音乐养分?
她说要探索更多的未知,“除了去听很多不同种类的歌曲,打开自己,还要不停地去看很多或者是体验很多,就比如说我去旅游,去到一个地方,我感受到那个地方的一些声音,比如说一些民族的东西,就是保持好奇心,保持好奇心对于旋律(创作)上其实也是有帮助的,它们是一体的,能给你的感官很多不同的刺激,这些刺激就能够给到你一些旋律上的灵感。”
相比之前专辑里的耀眼鲜粉色,卡西恩近年逐渐褪淡了她的主题色。在《心理家务》《who cares》的视觉素材里,只恰到好处地保留粉色元素,不再一味渲染,脸上的妆也一改过去的浓墨重彩,逐渐流露亲和。
蒜味儿变淡了?
“我做饭肯定还放蒜!”至于粉色,卡西恩的确有意识减少了它的比例。从小就喜欢粉红色,她总爱把自己包裹在浓烈的粉色之中。反观对粉色的迷恋,卡西恩记得自己小时候非常羞于跟陌生人打交道,登台、买快餐都难为情,父母鼓励她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她便借助粉色建立起一种防御机制,当时的自己察觉不到这些,有了粉色的保护和掩盖,卡西恩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粉色其实初期的时候对我来说是一个意象,它像是我的武器。”出道之初的专辑、单曲封面,粉色带着攻击性,“我是在保护自己,粉色是我的一个保护色,但是我渐渐地感受到,粉色它就是我本身,我就是粉色,我不需要再用粉色去包裹我,因为我发现现在的我,自己就可以给自己安全感。”
现在,她试着探索更多颜色,希望被不同的色彩拥抱,《who cares》EP封面便填注了大篇幅的蓝绿色。
别人的声音没那么重要
WHO CARESWHO CARESWHO CARESWHO CARESWHO CARESWHO CARESWHO CARESWHO CARES被卡西恩称作“夏日大流行”的这首歌,带着浓郁的啦啦队风情,开场的哨声催起赛场上的激情舞步。
标题带着明显的叛逆——一句“谁在乎”,抵御了外界的万般杂音。
卡西恩提供了一种处世方法,“我肯定在意,我肯定在乎别人的看法,但是我更在乎自己的看法,我会把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情绪都放在第一位。我是个’自我’蛮强的人,当我自己大于别人的时候,其实别人的声音就没有这么重要了。”
她在歌里奉献了一段潮汕方言说唱,她也曾在旧作《独立女人》里秀出潮汕话,爸爸是来自潮汕地区的“深漂”第一代,妈妈则是潮汕与江西的混血,卡西恩生在深圳长在深圳,但也被家中浓厚的潮汕氛围影响着长大。即便在外地出差,她也不时会去找潮汕牛肉火锅吃。
要体现“who cares”的精神状态,非舞曲莫属,卡西恩用舞曲给听众创造一个情绪发泄出口,”运动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所以我就想把它做成一个夏日跳操的感觉,边运动边喊着who cares!”
唱跳是卡西恩欣然接受的表演形式,歌曲《独立女人》MV里,她秀出妖娆舞姿,举手投足体现着身段基本功。童年时在学校参加表演唱团,除了唱歌,还要跳各式舞蹈,民族的、童趣的,她回忆起当年老师批评自己站位“不醒目”的情景,十足的唱跳小女团,只是没唱K-Pop。
“我还蛮喜欢唱跳的,因为我觉得我的表演能力还蛮强的,不是炫耀,因为我很享受表演,所以表演的时候我会希望加入唱跳,这样子可以让整个表演更丰富。”
去歇斯底里地爱!
即使你是一把刀投入我的怀抱我不在乎外界的如何反正叛逆是爱的原则最后这首歌,唱着爱里的义无反顾,即便对方是一把刀,也不顾他人的劝阻,硬要让你投入怀抱。这是卡西恩在爱情里的叛逆。
吉他与人声配比出的纯情,让人听了想恋爱。“我想要表达为爱奔赴、为爱坚守的感觉。”即使旁人判定你们不合适,但还是要将爱进行到底。
“我不知道30岁之后怎么样,但至少这个年龄段就是要去试错,就是要去歇斯底里地爱,就是这种叛逆的爱!”
木吉他与电吉他的交融,象征着不合适的情人进行着爱的实验,歌最后的失真吉他,是为爱痴狂的写照,“它就是一个疯狂的结尾,就是结束吧爆炸吧,就进入黑洞,就歇斯底里吧。”
卡西恩计划着今年底推出一张全英文EP,尝试拓展海外市场。
对于写歌,她并无瓶颈,卡西恩觉得这其实是看问题的角度,当人们为没写歌而焦虑,就会越没有灵感,焦虑禁锢了脑筋,得不到更多答案,“但当你真的很放松,你就是在体验、在玩的时候,反而灵感来了,所以我觉得很多时候不能想太多,就是去干、去生活、去感受。”
她想起了李娟小说《我的阿勒泰》里的一句话:去爱,去生活,去受伤!“我就很喜欢受伤这个词,因为痛感很奇妙。”正像歌曲《脆弱的女人》大肆展露自己的脆弱那般,“我划到了自己,慢慢地它就会结痂,结了痂它就会脱落,又形成一层新的皮肤了,它其实是一个痊愈的过程。受伤会让你更好地去疗愈自己,这个疗愈的过程是你了解自己——就是一些你根本不知道的地方——你可以更了解自己。”
音乐关怀专访
草蜢 陈惠婷 Cicada 达闻西
当代电影大师 岛屿心情 丁世光 古田小伙
鬼否 黄妍 Jei Cyclist Leo1Bee
李浩玮 Matzka 莫西子诗 南西肯恩
Shanghai Qiutian 声音玩具 浅堤 邱比
体熊专科 甜约翰 完美倒立 心头肉
鸭打鹅 杨策 叶喜儿 椅子乐团
尹立尧 Yufu郁夫 张醒婵 庄主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