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TVB后变富婆,她靠卖面包入住半山豪宅
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2025年3月,香港娱乐版头条被一则乌龙新闻搅动——41岁的唐诗咏被拍到提着购物袋🛍️走进中半山地利根德里的兰心阁,这座月租12万港元、俯瞰维港的顶级豪宅,常年住着梁朝伟、黎姿等巨星。媒体迅速冠以"面包女王入住半山"的标题,却在24小时后迎来反转:原来她只是赴朋友家宴被蹲守的记者误会。这场风波意外揭开了这位前TVB视后离开电视台三年间的蜕变轨迹。
2003年,22岁的唐诗咏在TVB青春剧《当四叶草🍀碰上剑尖时》初尝走红滋味,然而长达十八年的"甜美配角"生涯消耗着她的热情。尽管2017年凭借《不懂撒娇的女人》夺得视后,但日复一日的连轴拍摄、固化角色类型,以及被高层否决的音乐剧梦想,最终促使她在2022年合约到期后选择离开。这个决定在当时引发热议,毕竟TVB给予过她稳定曝光,但每月3万港币的基本工资与透支的健康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转型的起点始于东京街头。2023年初,唐诗咏带着笔记本📓穿梭于代官山的面包工坊,三顾茅庐请来日本烘焙大师川岛善行担任技术顾问。同年秋天,铜锣湾波斯富街飘起黄油香气,她的日式吐司专门店开业当天,曾志伟剪彩、成龙送花篮,明星️好友排队打卡的照片刷爆社交网络。不同于明星️常见的"挂名"副业,她每天八点🕗️素颜到店参与揉面、收银甚至擦玻璃,限购政策下依然日日售罄的生吐司和骰仔牛角包,让店铺三个月回本。
面包店的成功并非偶然。唐诗咏坚持使用日本进口面粉,定价却比内地网红品牌低20%,这种"高品质+亲民价"策略精准击中市场。当顾客发现38港币就能买到与东京银座同款的蜂蜜法棍时,口耳相传的力量让店铺日均客流突破500人次,周末更需出动保安维持秩序。2024年底,店铺月营业额突破百万港元,她开始筹划开设分店并拓展线上销售。
商业版图的扩张带来收入结构的质变。离开TVB后,她自主接洽的珠宝广告单笔酬劳抵过往一年薪资,旅游综艺《英国边忽好》每集主持费达六位数,这些收入无需再被公司抽成。经济实力的提升直观反映在居住环境上:2023年从清水湾搬到月租6万的北角海景房,2025年又因工作便利租下中环服务式公寓,每次搬家都引发港媒对其资产状况的猜测。
不同于TVB时期被通告填满的日程,现在的唐诗咏更懂得平衡事业与生活。每周固定与周润发晨跑,向甘比学习针织技艺,受邀参加梁洛施的家庭晚宴,这些非工作性质的社交让她逐渐融入香港名流圈。但她的私人生活依然保持低调,被问及感情状况时笑称:"现在最稳定的伴侣是面团,至少它不会背叛发酵时间。"
在演艺领域,她正以另一种形式延续梦想。2025年6月,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舞台剧《妻迷Yerma》海报引发热议——海报上的唐诗咏一改往日甜美形象,凌乱短发搭配烟熏妆容,饰演因生育焦虑走向癫狂的家庭主妇。这是她离开电视台后首次挑战暗黑系角色,排练期间每天带着面包到剧场与演员🎭️们分享,被戏称为"最美味的精神分析课"。
回望转型之路,唐诗咏的每个选择都透着清醒的自我认知。当同行惊讶于她放下身段经营实体店时,她坦言:"在TVB二十年学会最重要的事,就是放下虚荣心。揉面团和背台词本质都是手艺活,都需要敬畏心。"如今她的日程表上,烘焙、主持、拍广告与舞台剧排练奇妙共存,这种多元发展模式恰恰印证了香港娱乐圈️的新趋势:艺人不再困守单一赛道,跨界融合才能打开生存空间。
或许正如她在面包店收银台旁贴着的自勉标语:"人生发酵需要耐心,但烤过头就会焦。"从月薪三千的TVB新人到掌控自己时间表的"面包女王",唐诗咏用三年时间证明:离开舒适区的勇气,才是最好的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