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无声息地开播,悄无声息地收官。
没想到,这部剧播得如此没有存在感。
明明,评论区里好评如潮。
案件烧脑。
三观板正。
气质和《漫长的季节》相似,不追求奇观化罪案,而是将案件作为解剖社会的标本。
唯一的争议点在男主角🎭️陈建斌身上。
有人因他弃剧,也有人看他演警察就想连追十集。
怎么回事?
01
《暗潮缉凶》不是爽剧,陈建斌饰演的刑警队长连海平人前人后一副熊样。
含胸缩脖,歪戴着帽子,习惯性搓手……
有社交障碍,可一工作就忘了障碍。
妻子让他去拜会学校教导主任,他三推四拒。途中遇到开跑车的富二代街头逞凶,抡着网球拍追打小贩,围观群众都只拍视频不插手。
妻子说有交警呢,连海平说,必须管。
礼貌执法,一个动作制伏富二代;有理有据,勘查现场,根据车痕断定责任归属。
警察局里,富二代有律师保驾全身而退,竟然嚣张到出门前故意在连海平鞋子上吐痰,还给他一百块钱当赔偿。
连海平说了句:“算了,走吧!”
说实话,艺绽君看到这里,直觉有陈建斌在,男主角🎭️稳了,这剧也稳了。
连海平外表滞重如锈铁,循规蹈矩、班味十足;可一旦开始查案,他顿时有了刀锋般的洞察,老练锐利。太简单的案子,配不上这样的人物,不需要十几集篇幅他早能查个水落石出了。
另一方面,悬疑剧最怕只有案情没有人物,以烧脑之名玩反转,剧情常常很悬浮。《暗潮缉凶》第一集节奏紧凑,三线并进,都在为水底沉尸案铺陈背景。
02
充满时代印记的老国营厂旭日厂,几万名职工和家属,过着跟不上时代脚步的旧生活,鸡犬声相闻的,邻里之间守望相助。
厂二代小混混长毛打牌输了钱,回家正巧看见厂长爱惜地清洗私家车,气就不打一处来。
竟然一板砖拍在厂长后脑勺上,厂长应声倒地,街坊邻里、警察、工人一起追捕长毛。他一路狂奔混乱中跳入厂区污水处理池,意外在池底发现一具断脚女尸。
《暗潮追凶》由一桩凶杀案开场。
死者很快确认了身份,是厂区子女沈小舟,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
沈小舟本是照亮沈家人的最后一束光。她是众所周知的孝顺女儿,已经找到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她学的是环保专业,因为哥哥早年因废水污染成了残障人士。
儿子已是残障,女儿惨死,沈父一夜白头。
而在数月前,还有一宗作案手法极其相似的案件,同样是女子生前被侵犯,被杀害,被割去一脚。只是,之前的受害者是右脚,且死亡方式、伤口切面、被侵犯的方式均与沈小舟不同。
沈小舟之后,又有一名女子遇害,以雷同手法被断足。
是连环作案,还是有人故意仿效以迷惑警察,刑警队内部先有了分歧,两位刑警队长各持观点,并案协同调查。
03
《暗潮缉凶》以双线并行结构在明暗交织中推进剧情。
明线是沈小舟命案调查过程中牵连出的众多人物事件。这个家人理想中的乖乖女,邻居眼中简单淳朴的大学生,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复杂社交圈。追求她的富二代、有竞争关系的男同学、同宿舍的闺蜜好友、环保公司的创始人,似乎都有作案动机。在沈小舟的过往人生中,牵扯出地下钱庄、违规排污等陈年旧账。
暗线则围绕着连海平与石强锋(陈若轩 饰)这对师徒,因一桩陈年旧案结下的命运羁绊徐徐展开。连海平当年在老家也曾卷入一起年轻女性♀️被害案,而石强锋正是受害者年幼的儿子。
连海平带着刚从警校毕业的石强锋从沈小舟遇害当天的行踪为突破口展开调查。师徒俩性格与行事风格的巨大差异,为查案过程增添了张力。
随着调查深入,更多受害者接连浮出水面,一场跨越时空的罪恶拼图逐渐完整。
《暗潮缉凶》的案件复杂程度可见一斑。更难得的是,沈小舟案件的每个线索同时也是剖开社会问题的一把利刃。从老工业厂排污的环保困局,到网络暴力引发的道德危机;从整容贷背后的消费陷阱,到新旧产业交替下的生存困境。
《暗潮缉凶》是陈建斌与编剧娄霄鹏的二度合作,延续《尘封十三载》的社会派推理风格。优秀的悬疑剧从不止于破案追凶,编剧让案件成为折射时代隐秘角落的棱镜,同时也在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