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角度来看,脱口秀综艺演员🎭️的工作并不轻松。选题不仅影响节目中的得票数,还直接关系到节目播出后的观众评价。最近,清华大学毕业的教师“墩儿”在《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中,以一名新手教师的身份上台讲述脱口秀,但她的表现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她最终获得了149票,而节目外的观众也纷纷批评她抹黑了教师这一职业。
实际上,今年有不少选手在脱口秀中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经历。在《喜剧之王》这边,有空姐“嘻哈”、教师“敦儿”这样的人物;在《脱口秀大会》那边,则有消防员“二哥”、法务“孙嘻”、女警“火锅”和滑雪🎿教练“邱月”。虽然他们的表现不一,但唯独敦儿因选题和选材的选择引起了最多的反感与争议。
脱口秀中的职业经历分享层出不穷,为什么敦儿的表演会成为反面教材呢?一方面,教师这一职业本身就难以引起广泛共鸣,正如郭麒麟在点评环节所说:“敦儿其实扮演了一个观众的对立面。”另一方面,她选择讲述的内容,偏偏是观众最不愿意听到的部分。
让我们看看敦儿在节目中都讲了些什么,让同行、家长甚至孩子们感到不满的内容。她一开场便谈到给学生“下马威”,例如进入教室后站在讲台上不发一言,直到有学生的纸掉到地上,她才冷冷地说:“下不为例。”虽然这种做法可能展现了老师的威严,但学生掉张纸不是什么值得严厉批评的行为,观众普遍觉得她的做法有些过于苛刻。
接着,她谈到自己的知识储备:“很多知识点,老师比你们早知道一天。”并且进一步说:“我最讨厌那种提前预习的小孩,总是问下一个单元的问题,讲什么你就听什么,哪儿来那么多问题!”虽然新手老师确实会面临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但以如此傲慢的语气表达出来,难免让人不适,尤其是她对“预习小孩”的态度,更让好学的学生感到冤枉。
她还提到自己双标的行为,譬如,明令禁止学生带奶茶进教室,但自己却每天带着奶茶的保温杯上课,还大言不惭地喝珍珠奶茶。类似的言论不但让同行老师感到不满,也让家长和学生觉得她并不具备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
从喜剧创作的角度来看,敦儿的手法并没有问题,然而问题在于她所塑造的教师形象。尽管观众可以将舞台上的角色与现实中的教师身份分开,但她塑造的这一形象却让人产生反感。谁愿意有这样一位老师?谁愿意自己的孩子面对这样的教师?如果我们换一个职业设定来想象,如果“二哥”分享自己第一次当消防员时连消防器材都不会用,观众会觉得有趣吗?如果“火锅”讲述自己执勤时违反纪律,观众会欣赏吗?又或者,如果一个医生站上舞台,讲自己对病症的理解只比患者早一天,观众会接受吗?显然,这些都是不合适的内容。
总的来说,并不是所有职业都适合用职业道德开玩笑,某些职业的责任与道德标准是不可忽视的。从敦儿的社交账号和她在talk环节的表现来看,她是一个负责任且充满趣味的教师。然而,观众的关注点集中在她舞台上呈现的不负责任的教师形象,尤其是在当下教师与家长关系较为敏感的背景下,观众更担心这些看似无害的笑话会被误解为对教师职业的不尊重,从而给本就充满压力的教师群体带来更多的负面标签。
与此相对的是一些成功的正面案例。嘻哈,作为一名前空姐,在节目中谈到空姐的困境。她讲述了空姐在高空中工作的艰辛,如何穿着短裙和丝袜,在危险时可能更容易受伤。她还通过模仿空姐的播报风格,幽默而有力地揭示了空姐面临的职业挑战,赢得了观众的认同与称赞。如果她选择以空姐优雅、接触有钱人等刻板印象来讲笑话,或许再幽默,也难以获得如此好的评价。
此外,滑雪🎿教练邱月在节目中通过一系列笑话吐槽了那些提供“65岁以上老人免费滑雪🎿”的公司,而非抨击自己的职业缺陷。消防员“二哥”则分享了自己初为消防员时的恐惧和紧张,以及如何克服困难救人。她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与勇气,让观众感受到了消防员的英勇与责任。
同样,法务“孙嘻”也分享了自己在爆雷公司讨债的经历,她特别强调自己虽然学过法律,但做事谨慎、手段保守。这些内容都展现了他们对职业的尊重和责任感,而这种正面的表达方式则赢得了观众的共鸣。
脱口秀虽然是一个允许自由表达的舞台,但要想在这个舞台上走得更远,选题和表达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既能在搞笑中传递深刻的职业困境,又不失对职业本身的尊重,那么才是真正的脱口秀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