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5》第十期节目,引发了广泛关注,然而在聚光灯下,却隐藏着一则令人愤怒的事实——艾莉西亚的排名和口碑被严重高估,而GAI和单依纯的努力和口碑却被严重低估。为什么会这样?为何一位音乐内容贫乏且充满噱头的外籍歌手,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和排名,而我们国内的歌手,尤其是GAI,在本期应当排第二,却遗憾地被淘汰?这背后的双重标准,令人不禁深感愤怒!
如果你对音乐有一定的专业了解,就会愈加意识到,所谓的巴西民族歌手——艾莉西亚的音乐内容,根本无法与巴西音乐相提并论,实际上她的作品空洞而贫乏,与者来女的表现几乎没有本质区别。唯一的不同在于,者来女是国内歌手,因此遭到群嘲,而艾莉西亚因为是外国人,却享有特殊的褒奖。这种抬高艾莉西亚、贬低GAI和单依纯的做法,简直是对音乐专业审美的霸凌。
今天,我们从音乐专业的角度来探讨艾莉西亚音乐内容的种种问题,以及她背后虚假的音乐噱头:
艾莉西亚的专业噱头解析
第一个问题:巴西民族音乐的标签
艾莉西亚最大的标签便是“巴西民族音乐”,但事实上,从她连续三期的演唱风格来看,她的音乐根本不具备巴西民族音乐的特色。她所使用的吟唱唱腔,更像是爱尔兰、凯尔特等欧洲民族的唱腔,而非巴西的传统风格。打开她的歌声,我们可以听到明显的北欧民谣音阶,这与巴西音乐毫无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也许是某种混合风格,但巴西风味的音乐本应更具热情与律动,艾莉西亚的演唱则完全缺乏这些元素。
第二个问题:手鼓的使用
艾莉西亚演唱中常常使用的手鼓,并非巴西传统的鼓,而是来自蒙古族、维吾尔族等中亚地区的萨满鼓。萨满鼓本是游牧民族文化的象征,与巴西音乐风格格格不入。为何她的演出要使用这种鼓乐器?如果她的音乐是全球化风格的融合,那她至少应展示出更多的音乐创新,融合巴西与欧洲音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某种“全能”的标签上。
第三个问题:缺乏变化的演绎方式
如果艾莉西亚的音乐风格真是全球化的融合风,那么她应该展示出更多元化的演绎。然而,连续三期的演出却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她依然是那一招鲜的重复表演。即便是全球化的音乐,也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创新与探索,而艾莉西亚显然没有展现出这一点🕐️。
第四个问题:音准与音域的缺陷
艾莉西亚的音准问题十分明显。无论是《Zombie》的主歌部分,还是高音部分,她都未能稳定在正确的音高上,时而跑调,时而音准不稳,特别是当高音唱不上去时,音调频繁波动,令人难以忍受。这种情况不仅限于一首歌,而是贯穿了她的整场演唱。这种音准失误,居然能够让她获得第二名,实在令人费解。
第五个问题:破音与吟唱过多
如果GAI或单依纯在演唱高音时破音,舆论的攻击将会是毁灭性的。但同样破音的陈楚生和艾莉西亚却没有受到如此强烈的批评。这种对国内歌手的严苛与对外国歌手的宽容,显然是一种不公平的双重标准。艾莉西亚的演唱中,吟唱占据了大量时长,几乎每首歌都需要用长时间的吟唱来弥补她的唱功不足。这种做法不仅使得歌曲失去了原本应有的表达力,更显得她对歌词的处理缺乏功底。
第六个问题:缺乏创新的音乐内容
从艺术创新的角度来看,艾莉西亚的音乐没有任何亮点,她的作品几乎完全依赖翻唱和对已有作品的模仿。例如,她的《Zombie》显然模仿了小红莓的原版,甚至比者来女的创新度还要低。巴西民族音乐本应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和创新精神,而艾莉西亚的作品却未能展现出这种民族艺术家的风采。
艾莉西亚的虚高排名与双标问题
总结来看,艾莉西亚的排名无疑是虚高的。从音准、音域、破音到创新,几乎没有任何能够支撑她排名的音乐质量。相比于者来女,艾莉西亚的唱功更为薄弱,然而她却因为是外国歌手,获得了不同的待遇和评价。而我们国内歌手的努力与拼搏,却屡屡受到不公的待遇。
《歌手2025》节目中,艾莉西亚的演唱存在诸多瑕疵,但却能够获得如此高的排名,背后不仅是音乐质量的低估,更是对音乐审美标准的双重标准。在这种环境下,像GAI、单依纯这样的歌手,处境显然更加艰难,也让人不禁为他们感到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