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辅国(1925-1979),出生于陕西蓝田,是秦腔花脸的杰出代表。他的艺术生涯从小就开始,幼时便进入三意社学习,凭借着洪亮有力的嗓音和优秀的共鸣能力,他在演艺界崭露头角。他的发音清晰,道白响亮,演唱充满激情,尤其是在苦音唱腔和花脸犟音中,情感色彩异常丰富。周辅国在电影《火焰驹》中饰演了艾谦一角,并在1956年陕西省首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上获得了演员🎭️二等奖。
提到周辅国,大家常常会联想到他是继全能花脸汤秉钟之后的又一佳作,虽然他并未直接向汤氏学艺,但汤的深刻影响无疑在他的演出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的演出风格与汤氏极为相似,“根基扎实,苗木强健”。尤其是在《火焰驹》中的艾谦和《黄河阵》中的赵公明,更是继汤氏之后的领军人物。他在文武双全、兼顾多种表演风格的基础上,演绎了许多大花脸剧目,且表现相当出色,实力不容小觑。尽管他的嗓音有时显得略显急躁,但在演绎舒心动情之处时,仍能让人感受到其深厚的艺术魅力。他参与电影《火焰驹》的制作,虽然提升了个人的知名度,但他真正的艺术光辉更多体现在舞台之上。因此,我认为戏曲更适合拍成舞台纪录片,若在实景中做虚拟表演,总显得格格不入,十分生硬。而在《火焰驹》中,艾谦的传信若不是演员🎭️表演,而是真马奔腾,或是利用特技,那所呈现的艺术效果会截然不同,观感也将有所区别。
在周辅国的作品中,还有一部包公戏《探阴山》,在60年代初期红极一时。这出戏的剧本是苏育民在北京开会时向裘盛戎索要的,由苏育民亲自执导,三意社多位知名演员🎭️的参与阵容可谓强大。因为有京剧的借鉴,周辅国在表演中少了火气,多了文气,显然技艺上有所突破,尤其难能可贵。然而,光景并未持续太久,因涉嫌“迷信”而被禁演。数年以后,情况有所改变,但周辅国已无法东山再起,这出戏随即在西安的舞台上悄然消失,现在再观京剧演出时,不禁感到几分惆怅。
作为著名演员🎭️的周辅国,给人的印象似乎脾气倔强,不好相处,实际上并非如此,特别是在艺术探讨上,他表现得相当谦虚。我曾与他合作过,发现他的质朴和爽快令人印象深刻。从周辅国的艺术风采中,我意识到继承和借鉴的重要性,若没有汤秉钟这个偶像的影响,周辅国可能会是另一个周辅国。同时,如果“偶像”选错了,或对自我发展没有积极影响,那么即便是条件和底子非常不错的演员🎭️,也可能“误入歧途”。这种现象在京剧界较为严谨,而秦腔中则似乎存在某种盲目的追随,这必然与演员🎭️自身的审美趣味和鉴赏能力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