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央视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参赛者——李七月。
她并非新人,而是在央视已工作8年的资深主持人,时隔,8年再次参赛,她一亮相便凭借扎实的业务功底拿下最高分。
接下来的比赛中,她保持着全程高水准发挥,在文艺类主持环节,以《寻人故事》开场,叙述自然细腻、情感真挚。
90秒即兴发挥同样从容自如,赢得董卿、朱迅、康辉等多位主持名家的高度评价,也获得了现场评审一致认可,顺利以文艺类第一的成绩晋级。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考核中,她巧妙以李清照《摊破浣溪沙》中的诗句作为开篇,并穿插“临别赠柳”、“红豆生南国”、“秦时明月汉时关”等古诗词。
引出节目要求的各个内容,最后的总结同样引经据典,恰到好处。
她在台上讲述历史文化时那份温暖而真挚的力量,让观众心生共鸣,也令董卿直言这是她心中最符合文艺主持人形象的人选。
观众更亲切地称她为“小董卿”,而康辉甚至在9进6的环节中,忍不住跨界“抢人”,邀请她考虑新闻类节目,可见她当时的受欢迎程度之高。
按理说,这样的舞台表现和口碑,足以成为她主持生涯的转折点,为未来铺开一条顺畅之路。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这场比赛之后,她不仅选择离开央视,更是在离职9个月后彻底从公众视线中消失。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一位本该迎来辉煌的主持人突然“销声匿迹”?
李七月出生于1987年的哈尔滨,是个典型的东北姑娘,却没有惯常印象中那份大大咧咧的性格,反而带着几分南方女子的细腻与内敛。
她自小才艺出众,会唱民歌、跳民族舞,还能弹得一手好钢琴,求学期间,她不仅成绩名列前茅,还担任过校舞蹈队队长和学生会主席,是同学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学到高中,几乎所有校园文艺活动上都能看到她的身影,主持、表演、唱歌样样出色,而她尤其享受站在舞台上掌控全场的感觉,也在那时萌生了成为一名主持人的愿望。
2004年,李七月考入省实验中学,依旧保持着多面发展的节奏,她带领同学们创作并演唱班歌,积极组织合唱、舞蹈等演出活动,在校园舞台上留下了无数高光时刻。
2007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在大学四年里不仅活跃于各类文艺舞台,更是潜心钻研专业课程,对播音主持形成了系统、深刻的理解。
大四时,她进入辽宁卫视主持早间新闻资讯节目《第一时间》,算是提前踏入了行业大门。
然而,李七月并未满足于此,她始终将更高的平台作为奋斗目标,大学毕业当年,她参加央视主持人大赛,以出色的专业能力获得优秀奖,并顺利进入央视工作。
先后担任《远方的家》、《华人世界》、《等着我》、《一路有你》等多档节目的主持或外景记者。
工作期间,她依旧坚持深造,边工作边考研,不断打磨自己的业务水平,青春靓丽的外形、温和亲切的主持风格,让她很快收获了一批忠实观众。
多才多艺、踏实努力,这些年,李七月一直保持着令人钦佩的优秀姿态,最关键的是,即便她的年龄越来越大了,但是,她依旧在寻找“向上攀登”的机会。
在主持人大赛上斩获铜奖后,外界普遍以为李七月的央视之路会迎来更高的起点。
毕竟她本就是央视的主持人,比赛中又展现了极强的业务实力,按常理推断,哪怕不能一步登上顶尖舞台,也应会在主流栏目中得到重用。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很快显现出来,2025年,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开播,原本主持人董卿意外缺席。
因为李七月在大赛上的表现和气质与董卿颇为接近,又有“小董卿”之称,许多人都认为她是最合适的接班人。
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个位置却交到了后起之秀龙洋手中,这一结果不仅让观众感到惊讶。
也让李七月本人意识到,尽管自己成绩不俗,但面对源源不断的新人冲击,竞争依旧激烈,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于是,李七月在深思熟虑后,并没有选择留在综合频道发展,而是作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转战农业频道。
这一举动一经公布,舆论立刻沸腾,不少人觉得这是“降级”,甚至质疑央视对人才的安排。
但李七月有着自己的想法,她并不在乎所谓的平台高低,而是更看重主持的价值与意义,进入农业频道后,她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基层采访和节目制作中。
她不仅是主持人,更是记者,亲自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同吃同住,倾听他们的故事和需求,再把这些原汁原味的内容呈现在节目中。
她不满足于在演播室里读稿,而是希望通过实地走访,让观众看到最真实的农业图景,对于她来说,这样的工作不仅有挑战性,更能体现她作为主持人的使命感。
这种扎根基层的主持风格,让她收获了农户和观众的认可与喜爱,然而,从2022年开始,李七月在农业频道的亮相次数逐渐减少,只偶尔在特别节目中出现。
长时间的低曝光,让外界开始猜测她的近况,最终,人们发现,她已离开央视,并且整整有九个多月没有出现在荧屏上。
如今,她将重心转向互联网,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成了一名短视频博主,虽然粉丝数只有四十多万,但对她来说,这已经足够支撑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8月2日,她更新了一条视频,出现在新疆阿克苏的水果市场,身穿白色半袖配斑马纹长裤,面带笑容与摊主交流、品尝水果,轻松惬意。
这足以说明即使离开央视,她依旧保持着严谨的主持态度和讲述能力,这种职业素养在她之后出现在桂林乡村咖啡馆与店主闲谈的场景中同样可见。
虽然离开了央视的大舞台,但李七月并没有放弃主持,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自己的职业生命。
她仍在用声音与镜头传递信息,只是舞台从全国电视观众的客厅,转到了更贴近生活的网络平台。
对于喜爱她的观众来说,这并不是消失,而是一次自我选择的转型,未来,她或许能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这条路并没有走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