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还记得那些年,贾玲站在沈腾旁边,那一刻全场笑声爆发的场面吗?尤其是她在春晚《女神与女汉子》的演出中自嘲说“我胖,但我灵活”,那段话直接成了经典,还有《王牌对王牌》里她和沈腾的互怼,简直让观众乐翻了。每次她一笑,屏幕前的我们也跟着哈哈大笑,仿佛她就是那台永远不知疲倦的“快乐制造机”!
如果说《王牌对王牌》能火这么多年,贾玲和沈腾这对“喜剧黄金搭档”功不可没,那真是名副其实。记得节目巅峰时,收视率突破3,弹幕上几乎都能看到“我是为了贾玲来的”。为什么呢?因为她接梗的能力无敌,绝不会让场面尴尬,关键时刻还能轻松救场,保证气氛一直热烈。她的综艺感,在圈内简直无人能及。
但随着时间流逝,已经三年没有在春晚的舞台上看到贾玲的身影了。现在大家打开热门综艺节目,还是《王牌对王牌》,可是她不见了,其他的大热综艺也找不到她的身影。有人半开玩笑地说她被“开除”出综艺圈,但实际上,她自己选择了“转行”——放弃了喜剧圈的顶流地位,毅然投身影视圈。她这一转身,结果怎样呢?《你好,李焕英》大卖,票房直线上升,她一跃成为中国影史上第四位百亿票房女演员🎭️。随后的《热辣滚烫》更是她转型的又一力作,为了这个角色,她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减掉了100斤体重。这100斤减掉的艰难,简直比给小学生做三年的高考数学题还要艰难,不想想办法,根本坚持不下去。
从这一转型来看,喜剧圈少了一个顶流,影视圈却多了一个百亿导演。瘦下来的贾玲,确实面貌一新。8月2号在上海活动的照片中,她穿着浅灰色外套🧥配紫色短裤🩳,腿部肌肉线条清晰可见,连下颌线都锋利得仿佛能穿透屏幕。然而,观众看着她如今“标准美女脸”的样子,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失落——曾经那种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浑身自带喜感的“胖玲”好像真被她给遗失了。
有些人批评她“忘本”,觉得她不再做喜剧,而是追求那些“空洞”的外貌价值。但也有不少人支持她,认为她的减肥是为了健康,转型是为了突破,凭什么别人就该指手画脚?毕竟,过去两百多斤的体重,确实隐藏着不少健康隐患,现在瘦下来,走路更轻快了,这一点🕐️无可厚非。可是,观众怀念的,从来不是她的体重。大家怀念的是她在《王牌》里那个故意扮丑、带着笑点的模样,是春晚舞台上毫不在意自嘲、自由自在的姿态,是那种“我虽胖,但我自信;我虽俗,但我快乐”的独特个性。那种接地气的喜剧感,可不是靠瘦身就能找回来的。
举个例子,《热辣滚烫》预售票房一度过亿,但很多观众看完之后都说:“看着她,我突然想起她以前在综艺节目中大口吃鸡腿的模样,那才是最让人忍俊不禁的。”现在的她站在镜头前,精致得像个模板,少了那份温暖、亲切的“烟火气”。其实观众所渴望的,并不是她的身材变化,而是那个能让你放下手机,抛开烦恼,痛痛快快笑一场的贾玲。她用减掉的100斤体重换来了影视圈的机遇,但似乎也把最珍贵的“喜剧密码”丢在了减肥的路上。
如今,贾玲身背百亿票房,身材也变得更加窈窕,确实让许多人羡慕不已。可在微博评论区,最多的还是“玲儿,什么时候回综艺啊?沈腾一个人都撑不住了!”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你要舍弃一些,才能得到更多。谁知道多年后,贾玲是否会偶尔回想起那个胖乎乎的自己呢?那个笑声,曾经可是填满了无数家庭的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