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闲与若曦:穿越者在“吃人”社会中的异化旅程——从激情到不甘再到绝望
郑晓龙曾在拍摄《甄嬛传》时提到,当时穿越剧风靡一时,许多人对穿越充满了幻想,而他拍摄这部剧的初衷之一就是要打破这种幻想。《甄嬛传》通过女主甄嬛及剧中男女的“皆不如意”的命运,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真相。
如果要说穿越剧中深刻体现这一主题的作品,女性♀️视角的《步步惊心》和男性♂️视角的《庆余年》无疑都是经典之作。前者中的若曦和后者中的范闲,都是从现代穿越而来的角色,跌入了封建社会的权力漩涡,两人的精神世界也在不断蜕变。而这一路上的轨迹惊人地相似——从天真热血,到不甘心的挣扎,再到最终的绝望与异化。
这两个穿越者携带着现代社会的价值观闯入了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这种文化冲突,正是他们悲剧的源头。
若曦的情爱与人格平等的追求
若曦的穿越之路,充满了对爱情与平等的渴望。在她眼中,现代社会的婚恋观念应该是自由的、平等的,她追求的是一对一的爱情,而不是封建社会中的一夫多妻制或阶级压迫。她曾经向玉檀发问:“如果一个人非常爱另一个人,能和其他人分享他吗?”玉檀的回答是“当然能”,这让若曦感到窒息。她虽然对自由的理解局限于婚恋领域,但这已经对封建伦理构成了挑战。
范闲的体制内反抗
范闲的母亲叶轻眉,同样也是一名穿越者,怀揣着启蒙理想,理想中的社会是“自由不羁”的。他的种种行为——拒绝下跪、反抗包办婚姻、保护滕梓荆——无一不是在宣告“我不是棋子”。范闲在面对封建压迫时,直面社会不公,痛斥封建婚姻:“我在告诉你,我是个人!”然而,尽管他在做着反抗,最终他也发现自己不过是权力游戏中的一个小小棋子。
若曦的“情爱救赎”幻想与失望
若曦试图用爱情作为筹码去改变历史。她曾天真地幻想,若能让八爷放弃皇位,就能避免祸端。但她高估了爱情的力量,认为它能压制权力欲望。当八爷选择了皇位,她彻底绝望,转而依赖四爷,却发现自己陷入了更深的权力漩涡。
范闲的“体制内颠覆”与最终的妥协
范闲在母亲被杀后,深受封建制度的迫害,他决定投身政治斗争,想从体制内部开始改革。然而,当他逐渐揭开权力的真面目后,他发现自己依然是一个棋子,甚至在滕梓荆死后,他才意识到庆帝的一切布局已将他牢牢控制。这个曾经满怀理想的青年,最终被卷入了更大的权力旋涡。
两位穿越者的最终异化
若曦从一个“玲珑剔透”的少女,到最终变成一个“油尽灯枯”的囚徒,宁愿死于浣衣局,也不愿成为十四爷笼中雀。她选择以肉身的毁灭,来保全自己那份现代的灵魂纯净。她的痛苦源自三重压力:一是八爷的权衡,二是四爷的专制,三是她自己内心的背叛,爱情与友情的双重破碎将她逼入绝境。浣衣局的摧残,肉体与灵魂的双重折磨,几乎让她彻底崩溃。她的痛苦源于无法停止思考,而这恰恰是她无法逃脱命运的原因。
范闲的选择是接受一个表面光鲜、实则腐朽的体制。他所看到的“改革”不过是权贵之间的内斗,而底层百姓依旧在腐烂。他表面上掌控了鉴察院,实则完全被庆帝所收编。即使他反抗,更多的是为了母亲复仇,而不是想要改变整个压迫体系。剧中隐去的百姓艰辛画面,暗示着范闲已成为特权阶级的同谋者。即使推翻暴君,封建结构依然牢不可破。
结语
若曦和范闲最终都陷入了穿越者的认知牢笼中。若曦虽知晓历史,却无力改变;范闲虽然拥有现代的智慧,但依旧无法突破封建社会的局限。他们的“先知”视角非但未能让他们占得先机,反而加剧了他们的无力感。在这个充满压迫和矛盾的“吃人”社会里,他们从激情到不甘到绝望,逐渐异化成“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