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的武侠世界中,《铁血丹心》这部电视剧播出时,我看了一会儿就没继续下去。如今回想,心里难免有些遗憾,决定补上这部分内容。并不是这部剧拍得不好,而是金庸的武侠作品改编成电视剧的版本实在太多了,尤其是《射雕》三部曲,几乎是翻拍的常客。相信很多观众早已能背诵郭靖、黄蓉的故事情节,反复观看早已习惯,这种情况使得完全照搬原作的翻拍很难再吸引老观众,而一些过度改编的剧集(比如于正的《笑傲江湖》)往往招致争议,这也许就是《铁血丹心》没有爆红的原因。
不过,最近《华山论剑》的播出却给武侠迷们带来了新的惊喜,给人带来了全新的改编尝试。尤其是《东邪西毒》篇和《五绝争锋》篇,让人感受到了这部剧的独特魅力。我觉得它们不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武侠精神,还避免了对前人的简单模仿,是非常成功的改编。
今天我们先不讨论《东邪西毒》,不如聊聊《五绝争锋》中的最后一位出场的“重量级小配角”——明教教主钟绝圣。在五绝与钟教主的大战中,当钟教主差点被五绝群殴打败时,很多观众都懵了:“这个人是谁?这么强?”大家都熟悉明教,但我们记得的明教似乎是在《倚天屠龙记》时期,难道《射雕》时期的明教也这么厉害?而且《华山论剑》的时间线要比《射雕》还要早,明教这个教派岂不是得被大幅修改?
从金庸的武侠设定来看,钟绝圣或许并非全新创作的人物。金庸在《倚天屠龙记》里提到过明教历代教主中武功最强的是第八代钟教主,但书中并未具体说明名字。只知道这位钟教主的武功已经达到了乾坤大挪移的第五层,这已是历代教主中的顶尖高手(排除张无忌,因为他毕竟是个外挂)。那么,这次在《华山论剑》中,钟绝圣几乎以一敌五,压制五绝,能不能算是金庸原著中的那个钟教主呢?
虽然概率不大,但若加上修仙的因素,就不好说了。毕竟,黄药师都走上了修仙之路,白发转黑的昆仑药童都已经返老还童,那么明教教主有没有可能也有类似的“长生不老”秘诀呢?
另外,给大家科普一个冷知识:明教的总部就在昆仑山,属于西域势力。所以按照剧中的设定,欧阳锋和黄药师其实是“老乡”,是两个离家很远的“游子”,一不小心就遇到了故人。
按正常历史的时间线,《射雕》的故事发生在南宋的庆元年间,而在金庸的设定中,明教历代教主有不少,比如第32代衣教主、第33代阳顶天教主,还有南宋建炎年间的王宗石教主等等。这些年号都出现在宋代,而《华山论剑》发生的时间更早,应该是在宋孝宗在位时期。当时南宋正处于经济文化的巅峰期,明教或许并没有像《倚天》时期那样活跃,也没有特别杰出的教主。这也意味着在原著的时间线里,五绝和明教似乎没有太多交集。
至于剧中将明教设定为五绝的假想敌,这种剧情设定显得有些生硬。编剧显然做过功课,知道钟教主是最强的教主,但完全没有考虑到时间线的问题。如果按理来说,《倚天屠龙记》距离《神雕》也不过一百年,明教教主的更迭虽然迅速,但不会是几十代更替过快,导致第八代教主已经出现了。除非这些教主的死亡方式比较特殊,或者某些教主活得非常长久。
更重要的是,如果钟绝圣真如剧中所设定的那样拥有比五绝更强的战力,这将破坏金庸武侠世界的武力体系。按照金庸的设定,战力的天花板应当是像乔峰、虚竹这样的存在,而五绝只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硬要将钟绝圣的实力拔高到不符合常理的地步,会让整个武侠世界的武力值体系失衡,给观众带来不适感。
比如剧中的黄药师,虽然与逍遥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武力值应该比天山童姥和虚竹更强,毕竟他没经历过失去功力的折磨,而是能保持自己的巅峰状态。剧中他一直走下坡路,才与其他五绝的战力保持一致。否则,按黄药师的实力,碾压王重阳根本不在话下。
至于钟绝圣这位突如其来的明教教主,早已拥有九阴真经并到处传播,这一设定显然与金庸原著的设定不符。按照金庸的设定,九阴真经是五绝的专属武功,怎么可能让钟绝圣这么早就得到并自由使用呢?这显然是对原著的一个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