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香蜜沉沉烬如霜》里的彦佑,不少观众都骂他 “忘恩负义”—— 簌离救过他、养过他,还手把手教他法术,算是再造父母;润玉为了保他,硬扛三万道天雷地火,还把他当亲兄弟。可到了关键时候,润玉要为簌离和龙鱼族报仇,彦佑却一句 “道不同不相为谋”,彻底置身事外,甚至大婚时帮着把锦觅送到旭凤身边。
但再细想就会发现,彦佑的 “绝情”,其实一点🕐️都不意外。他不是什么 “白眼狼”,只是没活在 “报恩” 的道德绑架里,比剧中其他人更懂 “自己要什么”。他的选择,看似凉薄,实则藏着最真实的人性 ——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了别人的仇恨,赌上自己的一生。
先捋捋彦佑和润玉母子的情分:他是簌离的义子,跟着簌离的时间比润玉还长,法术是簌离教的,衣食无忧也是簌离给的。哪怕簌离偶尔因为想润玉、记恨仇人心神不宁,会无意间伤到他,也从没像荼姚对润玉那样 “拔龙角、剜龙鳞”,论恩情,彦佑确实欠簌离太多。
润玉对他更没话说:当年天后要杀彦佑和洞庭水族,是润玉站出来,硬生生扛了三万道天雷地火才保住他们。事后润玉还掏心窝子说 “我把你当亲兄弟,璇玑宫永远欢迎你”,可彦佑呢?冷冰冰回了句 “我可没有你这样身份高贵的兄弟”,不仅自己躲着润玉,还劝鲤儿离润玉远点,连润玉放鲤儿回洞庭湖、给人自由,他都觉得是 “惺惺作态收买人心”。
最让小编膈应的是锦觅大婚那次:润玉满心期待娶锦觅,彦佑倒好,跟月下仙人一起,直接把锦觅送到了旭凤身边,等于亲手拆了润玉的局。这一系列操作下来,难怪有人说他 “喂不熟”。
可彦佑为什么要这么做?真不是他没良心,而是他的处境和心思,从一开始就和润玉不一样:
第一,“干儿子” 和 “亲儿子”,从来就不一样
彦佑心里比谁都清楚:他再亲,也只是簌离的 “义子”,润玉才是亲生的。簌离养他、教他,一半是报恩(彦佑父母曾帮过她),一半是把他当 “润玉的替身”—— 想润玉的时候,看彦佑一眼;想弥补对润玉的亏欠时,就对彦佑好点。
就说复仇这事儿:簌离跟彦佑讲完上一辈的仇,转头就叮嘱 “别告诉润玉,我不想牵扯他”,可对彦佑呢?直接下令 “你帮我报仇”,完全没考虑彦佑会不会有危险。彦佑能不明白吗?在簌心里,润玉是要护着的宝贝,他是能派去冲锋陷阵的 “工具人”。
所以簌离一死,彦佑第一反应不是 “报仇”,而是 “解脱”—— 天后已经被关大牢了,在他看来 “仇差不多报了”,至于天帝太微,跟他没直接血海深仇,犯不着拿自己的命去拼。毕竟他只是 “干儿子”,没义务像润玉那样,把 “为母报仇、为族雪恨” 当成自己的命。
第二,他嫉妒润玉,藏不住的那种
润玉嫉妒旭凤的 “嫡子光环”,彦佑其实也在嫉妒润玉的 “亲生身份”。同样在簌离身边,润玉哪怕不在,也能占着簌离所有的母爱:簌离会对着润玉的旧物发呆,会一遍遍跟彦佑说 “你要是润玉就好了”,会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着,等润玉回来。
可彦佑呢?他再乖、再能干,也换不来簌离的 “偏爱”。就像小时候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亲生一个领养,父母再公平,也难免会偏向亲生的。彦佑感受不到纯粹的爱,心里自然会失衡 —— 凭什么润玉什么都不做,就能得到簌离全部的疼?凭什么润玉是高高在上的大殿下,他只能做个寄人篱下的义子?
这种嫉妒不是恨,是委屈。所以他对润玉的态度总是带着点 “别扭”:既羡慕润玉的身份和母爱,又不服气自己永远是 “替身”,最后干脆躲远点,眼不见心不烦。
第三,他也喜欢锦觅,选 “心上人” 没什么错
很多人忽略了:彦佑对锦觅,其实也有好感。他和锦觅认识得早,一起在凡间玩闹,一起闯过不少祸,感情早就超出了 “朋友”。相比之下,他和润玉的交情,全靠 “簌离” 这层关系撑着,本身就没多深。
一边是自己喜欢的人,一边是让自己有点嫉妒的 “兄弟”,彦佑会怎么选?答案很明显:他会帮锦觅。比如他劝润玉 “别利用锦觅”,不是为了帮旭凤,是怕锦觅受委屈;大婚时把锦觅送去找旭凤,也未必是 “帮旭凤”,而是他知道锦觅心里有旭凤,不想看锦觅嫁错人。
对彦佑来说,“喜欢的人” 比 “没那么亲的兄弟” 重要,这很真实 —— 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为了兄弟,放弃心上人”,尤其是当这个兄弟还让自己有点嫉妒的时候。
第四,他只想当 “散仙”,不想蹚浑水
彦佑的人生目标从来就不是 “报仇” 或 “争权”,他就想做个潇洒自在的散仙:在凡间逛逛街、吃点好吃的,不用管天界的勾心斗角,不用担复仇的压力。要不是簌离逼着他报仇,他压根不想沾这些破事。
鼠仙被杀那次,彦佑其实就怕了 —— 他亲眼看到 “跟天后作对” 的下场,心里早就打了退堂鼓,只是碍于簌离的养育之恩,才没敢说。现在簌离死了,没人再逼他,润玉又要拉他一起 “夺位复仇”,他能不躲吗?夺位成功了还好,万一失败了,就是万劫不复。他才不傻,犯不着为了别人的执念,毁了自己的好日子。
有人说彦佑 “忘恩负义”,可仔细想想:如果彦佑真的不管不顾跟着润玉复仇,反而不真实了。现实里哪有那么多 “为了报恩,甘愿牺牲一切” 的人?更多的是像彦佑这样的 —— 记得别人的好,但也清楚自己的底线,不会因为 “恩情” 就把自己的人生搭进去。
他确实没帮润玉,但也没害润玉:没泄露润玉的计划,没在背后捅刀子,只是选择了 “不参与”。比起旭凤的 “纵恶”、润玉的 “执念”,彦佑反而更像个 “普通人”—— 有私心,有嫉妒,有自己想守护的小日子,不愿意被别人的仇恨绑住。
所以重刷《香蜜》才懂:彦佑的选择,或许不 “高尚”,但很 “真实”。他不是什么 “白眼狼”,只是没活成别人期待的 “报恩工具”,而是守住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没什么错,毕竟每个人的人生,都该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