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大鹏与电影路演中的纷争与挣扎
《长安的荔枝》自上映以来,票房在春节档之后突破五亿大关,成为今年最受关注的电影之一。尽管如此,电影的导演兼主演大鹏仍然在全国各地进行着第四轮路演,以此来回应影迷的疑问并为电影进一步造势。然而,正当电影逐渐接近尾声时,关于票房、演员🎭️阵容以及剧本来源等一系列争议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有网友直言,电影的原始票房预测曾高达10亿元,但随着上映后票房预期的不断下调,现如今的7亿左右的数字让人怀疑是否会有亏损,这也成为大鹏焦虑的源泉。
大鹏直面亏损问题:不亏但难赚
随着电影路演的不断进行,观众们纷纷聚焦在一个核心问题上:电影是否会亏钱?对于这个问题,大鹏没有回避,而是给出了一个简明扼要的答案——“不亏”。他进一步解释称,电影的收入不仅来自票房,还包括各种衍生品的联名销售以及未来上线网络平台所带来的收益。这些额外的收入预计能够弥补电影在票房上的波动,从而维持一个基本的盈亏平衡。
然而,大鹏虽然表示“没有亏钱”,但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电影的表现显然没有达到预期。尽管票房有了一定的收入保障,但这一数字距离原本计划的盈利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完全没有达到“庆功”的程度。这也让大鹏不得不承认,自己作为导演,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电影的最终成绩确实难以让投资人欣喜若狂。
针对演员🎭️阵容与庄达菲的质疑
除了票房问题,电影中的演员🎭️阵容也成为了观众热议的焦点。影片不仅有大鹏本人的出演,还包括了白客、杨幂、刘德华等一众明星️。然而,某些观众仍然对某些演员🎭️的号召力提出质疑。特别是庄达菲,这位曾因“资源咖”标签而备受争议的演员🎭️,再次出现在影片中。她在电影中的表现,尤其是语言上的不一致,成为了网友关注的焦点。
庄达菲在片中的表演一度被批评为“飘忽不定”。从起初的岭南口音到后来不经意间转变成了北京儿化音,这种不稳定的演技和表现力让不少观众感到困惑。对此,大鹏则为庄达菲辩解,称她与自己曾经有过良好的合作经验,且她的古灵精怪的形象非常适合这个角色。不过,尽管大鹏的解释让人觉得她是因角色适配才选择了庄达菲,但这一切并未能消除观众对其表演的不满。
关于马伯庸IP的再度尝试
另外一个频繁被提及的问题是,《长安的荔枝》再次选择了马伯庸的作品作为改编素材。此前,已有几部改编自马伯庸作品的电影未能大获成功,因此有观众质疑,投资人是否是在无所适从的情况下,再次选择了这个被认为“烧钱”的IP。对此,大鹏没有回避,反而坦言自己确实很喜欢马伯庸的作品,认为这些故事具有独特的魅力。
虽然大鹏的回答颇为直接,但这也暴露出艺术家的审美与大众审美之间的鸿沟。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或许他们更看重的是电影的商业价值与市场反馈,而艺术家则倾向于追求自己对作品的热爱与理解。这种偏差,或许正是《长安的荔枝》在票房上屡屡徘徊的重要原因。
大鹏:导演圈的“安陵容”
大鹏在此次路演中的表现,给人一种异常敏感且内耗的感觉。作为一位导演,他对于观众的反应非常关注,甚至会在社交平台上向网友请教问题,试图找出影片未能取得更好成绩的原因。这种做法虽然体现了他的努力和上进心,但也暴露了他作为导演的某些局限性。
很多观众戏称大鹏为“导演圈的安陵容”,这并非完全是褒义的称号。安陵容在后宫中的问题在于,她的可替代性过高,既没有足够的突出表现,也没有明显的缺点,最终由于缺乏个性而未能脱颖而出。大鹏与她有些相似,虽然他在努力工作、付出极大努力,但却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显得有些无力与困惑,缺乏足够的突破与创新。这种状态的导演,尽管在圈内极为努力,但终究难以摆脱“平庸”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