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14日,情人节,也是元宵节。上海市政协举办的元宵联欢晚会上,69岁的程之在演唱完《盗御马》后,掌声依旧回响,但他却突然倒下。那一刻,程之的生命戛然而止,从发病到去世,仅仅20分钟。令人惋惜的是,这位曾为百余个银幕角色倾注一生的老戏骨,生命的终点竟然是在自己最爱的舞台上画上了句号。
程之,这个名字,源自他对自己的重新定义。程会春是他出生时的名字,而这个名字的诞生,带着一份寓意深远的情感。1926年2月3日,他在湖北武汉出生,那天恰逢立春。程之的祖父程颂万,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取了“会春”这个名字,寄托了对孙子的深切期望。程颂万并非普通人物,清末岳麓书院学堂的院长,学识渊博。程会春两岁时,随祖父来到了上海,这座融合东西文化的城市成了他的成长之地。
程家在上海享有盛名,程颂万精通书法、绘画,而程之的父亲程君谋则是著名的京剧票友,他的歌声曾传遍一时。程之从小便浸润在这份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六岁时,他便自学会拉京胡,这在当时堪称神童之举。八岁时,他已经在电台登台唱京剧,十岁便和著名女老生徐琴芳合唱,展现了非凡的艺术天赋。凭借这一系列出色的表现,程之获得了“小大花脸”的雅号。
然而,命运的轨迹并不止步于此。1939年,程之13岁时进入上海华光中学,他逐渐活跃于学校的华夏剧社,并开始涉足话剧演出。1944年,程之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家人以为他终于走上了“正道”。然而,程之的心却早已不在课本上,他在大学期间参加了由黄佐临导演的义演活动,凭借出色的表演吸引了剧坛前辈的注意。此后,程之悄然决定改名换姓,将“程会春”简化为“程之”,这个简洁有力的名字代表了他对未来的决心,也标志着他与过去的决裂。
程之的选择令家人愤怒,他们认为放弃大学学业去从事戏剧事业是一种堕落。然而,程之毅然辞去学业,加入了黄佐临创办的苦干剧团,正式踏上了演艺道路。1947年,他加入文华影业公司,开启了自己的电影生涯。程之在电影中的表现常常令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在《太太万岁》中,他饰演的吃软饭的小流氓角色,让他在影坛声名鹊起。
1950年,《我这一辈子》上映,程之饰演的警察局长角色让他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优秀表演银质奖章,这一奖项是那个时代极为崇高的荣誉。接下来的岁月里,程之一直活跃在中国电影界,不仅是演技派的代表,还因其在《西游记》中的金池长老一角,成为了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经典形象。尽管当时已经60岁,他依然不畏艰辛,每天四点🕓️钟便开始化妆,忍受着胶皮贴合皮肤的煎熬,直到化妆师完成那一层层的老年妆容,程之总是默默忍耐,从不抱怨。
程之的演技以其不动声色的狠毒著称,他能在不张扬的表演中,将角色的复杂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红日》一片中,他凭借眼神的微妙变化,成功展现了角色内心的挣扎与转变,这种表演方式赢得了同行的尊敬,也让他成为了中国影坛的传奇人物。
程之的敬业精神无人能及,他总是深度研究每个角色的细节,为了一个微小的表情,他会对着镜子反复练习。1985年,程之自编自导自演的电视剧《名优之死》问世,成为他对表演艺术🎭️深刻理解的结晶,也被同事们视为他的代表作。
然而,程之的一生并非只有戏剧与电影。在生活的另一面,程之的家庭也充满了戏剧性。1963年,程之的小儿子程前出生。因为大哥程巨荪没有子嗣,程之决定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他。程前一直以为养父是亲生父亲,直到13岁才发现三爸程之才是自己的亲父,这个秘密令他震惊不已,也让他对父亲有了更为复杂的情感。程前最终走上了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了央视的知名主持人,他的名气甚至超过了程之。
1995年,程之的突然离世成为了他生命中的终点。那天晚上,他在演出后意外倒下,医生赶到时他已经无法言语,生命在舞台上戛然而止。程前赶到医院时,已经错过了与父亲道别的机会,这也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程之的葬礼上,来自各界的同行纷纷表示悼念,他们认为中国电影失去了一位真正的艺术家。程之一生塑造的反派角色,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而程前,则在央视主持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尽管父子二人的人生轨迹截然不同,但两人都在各自的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程之用他短短20分钟的告别,结束了一生,却用50年的演艺生涯为中国电影历史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