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鲤
编辑 | 小鲤
为什么真实历史题材的电影,往往比历史本身更令人心惊胆战?
在七月三十一日这天,观众们翘首以待,期待着能在影院目睹《731》的揭露之旅。前不久,抗日大片《南京照相馆》便引发了热烈反响,让多少人流下了泪水。谁能想到《731》却迟迟没有动静,原本以为上映在即,却在晚上仍未露面,反倒接到无数举报,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举报者不仅包括了境外的观众,还有大批国内观众也参与其中,发出抵制的声音。
意外的是,同时在香港重映的《黑太阳731》,电影票瞬间售罄,影院甚至不得不临时调整影厅,连连加场,仍旧场场爆满。这部发行于1988年的三级片,因其真实再现731部队的惨无人道而曾饱受非议,甚至被指责为“借历史赚情怀”,如今却再次引发热潮。
有趣的是,与之形成对比的《南京照相馆》,同期上映,票房已突破8.7亿,豆瓣评分高达8.5分,同样探讨着历史的主题。但《黑太阳731》是以其赤裸裸的血腥镜头刺激观众视觉,而《南京照相馆》则通过一幅幅真实的照片来呈现人性之光。为何这部三十多年前的老片会重新焕发活力?
有人猜测,明年将迎来抗战胜利80周年的纪念,大家开始重温那段历史。然而,如果细究观众的购票动机,会发现许多人是被这部影片的名头吸引而来,还有一部分则是出于“勿忘国耻”的集体意识。
更为讽刺的是,当年因其血腥场景而遭到抨击的《黑太阳731》,如今却因其真实的历史呈现而受到了观众的青睐。与此同时,尚未上映的《731》更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这部揭露日军细菌战罪行的历史大片,自开拍之初就注定不平凡。导演赵林山带着团队翻阅了大量档案资料,走访了幸存者的家属,希望将那段被遗忘的历史曝光在阳光之下。
未曾想,电影尚未公映,网络上便涌现出大批举报,这些理由五花八门,既有担忧血腥镜头会吓坏儿童,也有指责会影响中日友好关系,更包括控诉煽动民族仇恨。更有趣的是,这些举报者中有多少人真的是观看了电影?在猫眼上,有340万人在翘首以待,那些高喊“别上映”的人,究竟在畏惧什么?
要从影片内容谈起,731部队在哈尔滨实施的种种非人道实验,这些铁证早已被国际法庭承认。赵林山导演拍摄的每一幕都有历史文献的支持,甚至连日本的右翼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些“确实存在”。可为何在某些人口中,这一切竟成了虚构?
举报者纷纷指责电影过于血腥,然而二战题材的影片有哪一部是无血无腥的?更具讽刺的是,那些举报的文案与日本右翼的逻辑如出一辙,先是扣上帽子,接着泼脏水,最后又以国际关系和儿童心理作为挡箭牌。之前就有人曝光,许多外国人不遗余力地花费巨资淡化侵华历史,而731部队的后代至今依旧在日本教科书中将“人体实验”美化为“医学研究”。
那些自以为理性的,反而替恶人辩护的人,他们在举报时所说的话与当年声称“南京大屠杀人数被夸大”的论调如出一辙。这些人并非无知,而是别有用心;他们害怕年轻一代在觉醒后不再容忍历史虚无主义。《731》尚未上映,有网友道出真相:他们威胁的并非是影片,而是我们对历史的记忆。
举报者的恐惧源自于340万渴望观看的观众,在这个数字的背后,潜藏着对历史真相的觉醒。如果连如此经得起检验的历史事实都要被压制,那么未来还有谁敢揭示《南京1937》的真实故事?
历史的意义并不在于煽动仇恨,而在于不忘历史才是最大的忠诚。如果连面对历史的勇气都不存在,我们又如何去教导下一代?
赵林山导演与团队辛勤耕耘了七年,从中俄日三国的档案馆中奔走,甚至连手术台的尺寸都力求复原。可在电影即将上映之际,却遭遇了频繁的举报,理由令人难以置信:“破坏中日友谊”,“吓坏孩子”。这部影片尚未放映,日本网友便已发起抵制,令人不禁感慨的是,国内竟有人急于为敌人掩盖。这样的行为令人心痛,更多的人对此片充满期待。
一些家长大喊“孩子看了做噩梦”,然而当年被731部队掳走进行实验的中国孩子,连噩梦的机会都没有。导演拍摄这部电影,正是要留下证据,如今连证据都不允许曝光。某些日本教科书将731美化为“防疫给水部”,而我国部分人却阻碍真相的揭示。哈尔滨731纪念馆的专家参与了电影的考证,却仍有人抨击这是在“消费苦难”。按这个逻辑,纪念馆本该早就关门,历史教科书也应撕掉几页。
电影里对解剖镜头进行了阴影处理,血腥程度在同类影片中只能排第十七,远不如《金陵十三钗》的直接与震撼,但偏偏这部却成了众矢之的。美国闭锁档案,日本篡改教科书,而我们自己却在遮掩,几十年后年轻人或许连“731”是什么都不知晓。
如果无法上映,不如将剧本公开,这招虽显悲壮,却如同举着证据却无法进入法庭般悲哀。日本学者松野诚早已发表731部队的原始实验报告,反而我方拍摄的影片,却被冠以“煽动仇恨”的帽子。
731部队令至少3000人丧命,细菌战致使20万人死于非命,如今连谈论都不被允许,难道历史的真实还不如网络的玻璃心来得重要?
此片捅破了一层窗户纸,某些人真正害怕的并非血腥,而是历史的真相。当举报变成了工具,历史则沦为橡皮泥。从未记住苦难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看清仇恨的源头。导演耗费七年时间,将档案中的数字转化为有血有肉的人,而如今却有人试图将他们重新化为数字。
幸好,《黑太阳731》目前在中国香港重映,观众热情高涨,场场爆满,仅这一点,就足以让人欣慰。
如果连自己人都不允许讲述真实的历史,几十年后还有谁能证明那些鲜血的真实?当举报成为掩盖真相的工具,这是文明的进步,还是倒退?
信息来源:
《电影《731》还没上映 就遭到频繁举报 到底是谁在害怕?》——湖南卫视新闻
《上映时间未定,电影《731》想看人数已超340万》——红星新闻
《《黑太阳731》在港重映引关注:满座售罄,官方紧急加映》——观察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