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档名为《让我来唱》的音乐综艺节目播出后,引发了广泛争议。水木年华乐队公开批评郝蕾在节目中的表现不专业,将她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许多人认为,作为一名完全不懂音乐的人,郝蕾竟然成为了音综的评委,这种“德不配位”的现象令人感到讽刺。而张学友曾经的一句话,更加加深了这一嘲讽的意味。
节目于7月19日播出后,郝蕾在两位选手的表演结束后进行了点评。然而,她并没有专注于选手们的唱功或技巧,而是从表演角度进行分析。她提到,其中一位选手的眼神里只看到了对方,而另一位则看得更广,眼中有整个舞台,显然更能注意到整体效果。换句话说,郝蕾认为,眼中有全世界的选手表现更为出色。
然而,评委们在给出弃票后,水木年华乐队最终获得了推荐票。看到这一局面,乐队成员们怒不可遏,直接回应郝蕾的点评。因为这场比赛毕竟是关于唱歌的,不论如何,点评应该围绕音乐本身展开,从技巧、节奏、甚至歌手的唱功入手。舞台表现力固然重要,但根本不应脱离音乐本质。尤其是对于那些在音乐领域深耕二十多年的乐队成员来说,郝蕾的做法显得尤为不专业,甚至可以说是对音乐的不尊重。
郝蕾并不服气,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演员🎭️,她认为自己有权发表关于舞台表现的意见。她回应称,自己所说的确是表演术语,舞台表现也算是演技的一部分,自己有资格进行点评。事实上,郝蕾曾经推出过一张音乐专辑,尽管其反响平平,但这并不代表她无法理解音乐。然而,她最终还是回归了自己的强项——表演领域,成为了文艺片女王。然而,如今她却依然作为演员🎭️担任音综的评委,还用表演的角度评判歌手,这无疑成了她当年言论的“回旋镖”。
当然,音综中不合格的评委导师不止郝蕾一个。孟美岐便是这一领域的“资深选手”。当年,她在《创造101》中凭借出色的唱跳表现夺得冠军,获得了大量粉丝与资源。虽然她在唱跳方面确实具备一定的实力,但与导师的标准相距甚远。尽管如此,她依旧被邀请担任音综导师。更令人不满的是,其他导师如孙燕姿、宋丹丹、毛不易等人都具备扎实的音乐背景和丰富的经验,而孟美岐仅凭流量成为导师代表,完全缺乏对选手技巧的专业分析,最多只能做些表面的赞美。
在另一档音综节目中,孟美岐再次出任导师,并与乐坛前辈周传雄同台竞技。周传雄在音乐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许多经典作品,而孟美岐出道年限较短,甚至未能达到前辈的零头。尽管如此,孟美岐在节目中的态度却极为轻浮,毫无尊重之意,结果引发了广泛的非议。虽然她澄清自己并未直接评论周传雄,但这种反差依然让人觉得她并不配坐在导师席上。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柯以敏身上。柯以敏是马来西亚华裔,从小在马来西亚长大,后在英国音乐学院学习,凭借《亚洲之声》亚军出道。尽管她推出过单曲并收获了不小的粉丝,但她的代表作并不多,之后的发展也平平无奇,更多是依赖综艺节目提升知名度。尽管如此,柯以敏的头衔被经纪公司包装得相当高大上,但在综艺节目中的表现却令人大失所望。
在一档声乐训练营节目中,当有选手向她请教学唱技巧时,柯以敏并未提供详细的指导,而是含糊其辞,最终直接表示“这就是天赋”,并认为自己教不会对方。这种观点不仅不专业,而且让观众质疑她的指导能力。此外,在另一档节目中,柯以敏毫不顾及选手的身体状况,要求一位感冒肺炎的选手继续挑战高音,展现极限,这种做法完全脱离了作为导师应有的职业操守。
伊一也是这类不合格评委的代表。作为一名主持人,她被邀请参与了音综的评审工作。在多个音乐天才展示经典作品时,伊一却因为选手的一些细节问题(如手势、袜子🧦、钢琴演奏等)给出了低分,完全忽视了选手的音乐水平和演绎的内涵。
此外,华晨宇尽管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他似乎并未能在节目中做出具有实际价值的专业点评。章子怡作为演员🎭️,出现在音综中的评审席上,也让人质疑她是否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和音乐背景。
如今的音综节目,越来越多的评委和导师被邀请来只是为了流量和炒作,而非真正的专业点评。对那些热爱音乐、拥有实力的选手来说,遇到这样的评委无疑是一种遗憾。在这些节目中,导师和评委不仅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甚至在基本的职业操守上也表现得令人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