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玫瑰》终于迎来了它的大团圆,邓妍在一片稻田中找到了被拐20年的林然,两人隔着距离默默相视。虽说如此,观众们却未能看到章阿姨与林然重逢的感人一幕,难免倍感遗憾,不禁心生好奇:
是章阿姨的病情加重,已经不再记得自己的儿子了吗?又或者她未能熬过这段漫长岁月,终究未能见到林然一面?
遗憾似乎也是现实的缩影,结局这样的安排,犹如一记重拳,猛地将观众从荧屏中甩出,让大家不得不认真思索起现实的种种。现实中的打拐工作仍在继续,面对的困难远比电视剧中的情境更加严酷,回家的路途比剧情所展现的艰难得多。
显而易见,《利剑玫瑰》将每一个故事进行了美化:小洋芋在一个月内成功找回了失踪20多年的杨彩云,摆脱了家庭暴力,迎来了新生;郑薇薇则勇敢走出阴影,开始了崭新的生活;被拐两次的萍娇也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被人贩子遗弃的孙小光幸运地遇到了好心的大爷收养;而孙律师则为了儿子留在乡下支教,与他一起照顾了齐大爷。
故事的开头虽充满悲伤,却在结尾处展现了极致的温暖。然而,电视剧再美好,现实依旧残酷。山中被拐后,想逃出来的难度,简直让人感到绝望。就像弹幕上所提到的,林然明明有被拐的记忆,为何不自己回家?
参与者们未曾意识到,山连山,村前村后全是眼线,逃出来的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像小洋芋刚出村口便被通风报信,又比如杨彩云沦为婚姻囚徒,一辈子被孩子绑住。
在剧中,邓妍能与林然相聚,已经是一个美好的结果。虽未能与章阿姨团圆让人倍感惋惜,但对于许多被拐家庭来说,只要知道亲人安好,便是心灵的慰藉。
例如骆晓星,得知弟弟骆晓宇仍然活着,并且生活得很好,便感到心安。她并不奢求弟弟跟自己一起回去,只想知道他在哪里。
骆晓星在团圆小馆倒数第二个找到亲人,在鼎顺集团的签约仪式上,看到一个与弟弟极其相像的人。她带着画像去打拐办,经过基因比对,最终确认那个人就是她的弟弟。重逢后,母振良希望带着骆晓星一起离开:“他是我儿子,你是他姐姐,那你也是我女儿。”
养了骆晓宇十多年,母振良早已视他如亲生儿子,他不希望儿子离开,于是决定连姐姐一起抚养。但骆晓星最终拒绝了,没有接受母振良的条件,也没有强求弟弟跟自己走。告诉了骆晓宇关于身世的真相后,她便离开了。
坚持寻找弟弟的十年里,支撑骆晓星继续前行的是父母的遗愿。如今,她见到弟弟活着且过得不错,心中便已完成了对父母的承诺,至于弟弟是否愿意回来,已显得不再重要。
只要他知道自己是谁,亲生父母是谁,就足够了。最终,骆晓宇选择不与母振良离开,放弃继承上市公司身份,留在林山,留在自己出生的土地。
电视剧总是充满希望,而骆晓宇的选择同样善良。尽管《利剑玫瑰》美化了故事结尾,但并没有让人产生反感,因为我们明白,现实中的打拐比剧中的情节复杂千倍万倍。这种故事改编的美好,不是想让大家觉得打拐容易,而是给予现实中的人们一种慰藉,传达出对无数林然能够回家的美好愿望。
我们衷心盼望,世间无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