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田,这位娱乐圈️的另类人物,堪称一股清流。1946年11月28日,他在江苏徐州贾汪区出生,那个地方以前叫铜山县,父母是普通的干部家庭。他的父亲李勇曾在八路军服役,母亲则在妇幼保健院工作。家境平凡,但父母对文化和艺术十分看重,从小便让李保田接触戏曲等文艺活动。小时候,他便对戏曲情有独钟,十三岁那年不顾家人反对,跑到南京进入江苏省戏曲学校学丑角。不久后,1960年2月,他又转到徐州地区梆子剧团,继续钻研丑角演技。六年下来,基本功深厚,唱腔和身段都有了相当的功底。1966年,剧团并入文工团,他开始了唱歌跳舞的生涯,这段经历对他日后演戏的帮助非常大,尤其是在形体控制和台词把握上。
七十年代末期的1978年,李保田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进修班,那时他已经三十多岁了。在进修班里,他参演了一些话剧,演了不少小角色。1982年毕业后,他选择留校任教,成了表演老师。1983年,他参演了第一部电影《闯江湖》,在片中扮演丑角艺人张乐天。这部电影是他正式踏入影视圈的契机,他的自然表演风格很快吸引了不少关注。随后,他接演了多部影片,1985年在《流浪汉与天鹅》中饰演抹桌儿,1987年在《人鬼情》中饰演秋芸的父亲,凭此角获第8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他的演技细腻、层次丰富,展现了复杂的角色性格。
进入九十年代,李保田的事业迎来了巅峰期。1992年,他出演了《葛老爷子》,凭借四十六岁演七十岁老头的角色,赢得了第8届飞天奖最佳男主角🎭️奖。1993年,他在《凤凰琴》中饰演的余校长深情感人,一举获得了政府奖、百花奖、金鸡奖的最佳男主角🎭️奖,成为业内大满贯得主。这段时间,他与张艺谋的合作频繁,1995年他在《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中的唐老大一角,首次挑战反派角色,成功塑造了一个阴险残忍的角色。1997年,他又在《有话好好说》中饰演了一位中年知识分子,以喜剧风格的演绎获得了第21届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1996年,李保田凭借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他在剧中饰演刘墉,张国立饰演乾隆,王刚饰演和珅,三人组成了“铁三角”,剧集播出后迅速风靡全国,主题曲更是成为了全民旋律。然而,这部剧也为李保田与张国立、王刚的关系埋下了隐患。在拍摄过程中,李保田对王刚收藏古董时常迟到产生了不满,认为这影响了拍摄进度。而张国立则显得圆滑,李保田坚持演员🎭️要守规矩,最终拒绝拍摄续集,这使得三人关系破裂。李保田公开表示,有些人永远无法再合作。此后,张铁林加入,组成新的“铁三角”继续拍戏,而李保田则彻底退出。
李保田的原则性也非常强,最著名的就是他一生都没有接过广告。尽管广告商纷纷找上门,开出的价格动辄上千万,他却一律拒绝。他坚持认为,自己没有使用过的东西不能做代言,不能对观众不负责任。娱乐圈️的许多明星️通过代言赚取巨额收入,但他认为演员🎭️的职责是演戏,过多的商业活动会影响自己的形象。此外,李保田也从不参加综艺节目,认为这些太喧嚣、太不适合自己。他的坚持让圈内人觉得他有些“轴”,但他从不为金钱妥协。
2003年,李保田出演了电视剧《神医喜来乐》,饰演一位五十七岁的民间郎中,获得了第23届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和第21届金鹰奖多个奖项。2005年,他主演了《钦差大臣》,并兼任艺术总监。但在剧集播出时,资方未经他同意增加了情节,导致李保田与其发生了冲突。李保田因合同问题将资方告上法庭,最终胜诉,获得了190万元的赔偿。然而,之后他遭到圈内封杀,戏约锐减。尽管如此,他没有多做回应,依旧专注自己的事业。
2009年,李保田的儿子李彧结婚,但李保田没有出席。当时他正在拍摄《永不回头》,尽管剧组提出调档,他仍然拒绝了,表示工作最重要。李彧是李保田的独子,尽管早年间父子关系有些摩擦,但通过媳妇的调解,父子关系得到了缓和。尽管外界传出父子不和的消息,但李保田始终没有解释过。
李保田因性格直率、坚持原则,甚至被圈内人称为“戏霸”。在他被封杀后,尽管张国立和王刚继续合作,李保田却选择了转行从事书画创作。2005年之后,他开始专注绘画,并定居山东,生活简朴低调。直到如今,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一贯作风。七十九岁的李保田,偶尔会接受采访,表示若有好的剧本,仍然愿意演出,但不会勉强自己。
李保田的道路走得坚定而独立,从不追逐名利。他的父亲早逝,母亲独自抚养他和弟弟长大,弟弟的不幸去世也深深打击了他。从那时起,他开始专心于绘画,纪念已故的弟弟。演艺生涯中,他始终看重角色的质量,拒绝不合适的工作。他从不为了金钱低头,坚持原则,拒绝广告代言,不参加娱乐圈️的花哨活动。即使遭遇封杀,他也从不抱怨,而是转身投入了自己喜爱的书画创作。这样的人在娱乐圈️中实属罕见,许多演员🎭️为了一点🕐️名利不惜牺牲原则,而李保田则活得通透,始终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的坚持,或许是年轻演员🎭️们该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