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玲姐,专注于影视剧评论。持续为你带来原创影评或剧评。
年少时看《过把瘾》,只觉得江珊扮演的女主杜梅,真的太“作”:
从恋爱到结婚,无数次地追问方言(王志文扮演):
“你爱不爱我?”
“你爱我吗?”
“说,你爱我”......
一言不合,就耍小性子,吵架摔东西离家出走,甚至趁方言睡着把他五花大绑,用菜刀抵着脖子,“你说,说你爱我。”
真的是太搞人了!任谁也有些受不了。
但30年后再看该剧,我却看到了杜梅“太作”的背后,隐藏的恋爱婚姻生活中的血淋淋真相。
一句话:可悲可怜可叹啊!
1、杜梅的“作”,有其深层的心理原因
杜梅在婚前告诉方言,她父母都在唐山地震中去世了。
但实际上,杜梅的原生家庭更惨烈:
她亲眼看着父亲杀死了母亲,只因为父亲出轨想要离婚而母亲不同意。
父亲被判入狱,从小孤独长大的杜梅,极度缺乏安全感,内心也是非常缺爱的。
虽然杜梅对方言一见钟情,但性格敏感、思虑过多的她,见面当天只趁着和方言一起乘公交车的那一会儿,就不动声色地多次试探了方言:
“爱人不会打毛活儿?”“你要和女朋友遇上点麻烦呢?”“你们单位保密啊。”
看似不经意,实际把方言的个人情况全摸清楚了。
后来,她还假装把闺蜜贾玲介绍给方言,来试探方言对她的感情。
原生家庭缺爱的她,心眼较多的这些举动,只是为了确定对方对自己的爱。
结婚前,她让最不屑于谈爱的方言说“我爱你”;
理由也很充分:“我不能嫁给一个不爱我的人啊”。
新婚夜,她又再次问方言,“我是你从小到大都想娶的那个人吗?”
婚后,不断地无端吃醋或借题发挥,是害怕自己被忽视或被抛弃。
杜梅一次次的试探和确认,其实是在亲密关系中,不断寻找安全感的表现。
看懂这点之后,对杜梅的“作天作地”有了更多的理解,反倒在心里开始可怜她。
2、杜梅的“作”,方言也有责任
杜梅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在爱情婚姻的亲密关系中,她是需要哄,需要爱的。
但,很可惜,她面对的是方言这样一个自由不羁、绝不主动表达爱的“直男”。
方言面对老婆的举动,除了觉得幼稚和厌烦,从来不会想到去哄哄,去深切了解她的真实需求。
面对不懂沟通的他,杜梅越发没有安全感,只能一次次地变本加厉。
他们夫妻俩像一对刺猬,想要抱团取暖,却不懂得方法,只会被彼此的刺伤得遍体鳞伤,还不自知。
他们从一见钟情闪婚到三天吵两天闹,直到闪离。
他们的婚姻关系中,没有第三者,也没有婆媳矛盾,走到离婚的地步,只能忍不住感慨:
相爱容易相处太难!
一声叹息啊!
3、换个姿势,他们的结局不一样
“作女”杜梅,“直男”方言,这一对欢喜冤家,其实在沟通中换个姿势,结局就会完全不一样。
他们之间最大的问题,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不懂对方的真实想法。
杜梅把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她寻求安全感的主要方式,所以她不断地需要确认。
方言如果能懂她的真实需要,给予适度包容和理解,他只需要给一句甜言蜜语或一个拥抱,就足够温暖杜梅的心。
而杜梅呢,她要是能明白方言是一个“外冷内热”性格的人,这个不相信爱情的痞样公子,在遇到她之后愿意走进婚姻,就足以证明她在方言心中的分量。
就像离婚后,同住一个屋檐下,在各自开始新感情的关系纠缠中,他们才逐渐看清自己的心意,也明白了对方。
其实,在现实生活的恋爱婚姻关系中,“作女”和“直男”也很常见。
他们的亲密关系也经常是弄得鸡飞狗跳,伤痕累累。
只要你对这段关系还有眷恋,那么就一定要充分沟通,了解彼此,学会相处。
任何一段关系,都是需要经营的。
没有绝对的适配,只有不断的优化调整,最终找到亲密关系最舒适的节奏。
如果你刚好看过《过把瘾》,有任何想说的话,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呀!
(玲姐原创,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