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芝麻官》OST翻版,经过胡伟立老师的授权,终于重新制作并发布了CD唱片,感谢“金韵音像”老师寄来的试听碟,虽然正式版可能还在路上,但这次算是提前体验到了这份珍贵的回忆。
说到电影《九品芝麻官》,它早已成为星爷的经典之作,回想起当年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情景,还是在同学家借录像带📼看的。那时候,国语版本成了我唯一的选择,而粤语版本的了解,也仅限于粤语歌。记得年轻时,广东话对我来说有点陌生,直到后来工作和专业需要,才开始深入接触,甚至学起了许冠杰那种带有俚语的粤语风格。二十年的摸索下来,虽然口音还是难免,但也能流利地使用广东话了——有时候甚至被香港的出租车司机误以为我是新加坡人,或者在澳门机场被误认成马来西亚人。看似不那么地道的口音,却足以让人判断我一定来自粤语圈附近。
直到2003年后,我才真正开始看粤语版的TVB剧,记得自己学的第一句长台词就是“做兄弟,有今生,无来世”,那句兄弟的发音,真是好听到让人忍不住模仿。如今二十年过去,我几乎没错过任何一部TVB剧集,情景剧《爱回家之开心速递》也追到了1600多集。
当然,看TVB剧集,有时候就像是用它当作背景音乐,虽然剧集质量越来越低,但那种香港特有的感觉,已经深深融入了我的审美。尤其是八九十年代,经典剧集里的国语配音,才是许多人真正的“肌肉记忆”。曾经,像黄日华、曾江、温兆伦这些演员🎭️,配音演员🎭️的声音几乎成了他们的代名词。这种声音一响起,便能勾起对那个时代的满满回忆。如今再听一些新的TVB剧集的配音,似乎总差了那么一点🕐️辨识度,尤其是对比当时的那些经典配音,真是让人难以忘怀。
说回《九品芝麻官》,这部王晶执导的电影当年为我们带来了无厘头的笑料,周星驰、吴孟达等人纷纷登场,讲述一个贪官转变成好官的故事,夹杂着武侠、爱情、复仇等元素。虽然电影中有些笑料现在回看可能有点尴尬,但也正是那种无厘头的幽默,成了那个时代的经典之一。
然而,年轻时的我其实并没有特别注意电影的原声,记得那时候最关心的,除了主题曲、插曲和片尾曲外,其他的配乐几乎没有感知过。直到最近,我听到了这张OST,才发现胡伟立在制作上真是用心良苦。尽管电影中并没有很多歌曲,但整张原声中却有32首配乐,做得相当用心。要知道,那个时代的港片几乎每部都在几个月内完成,从拍摄到上映,时间紧迫,演员🎭️常常穿梭于多个片场,质量不可避免地受到时间限制。但即便如此,胡伟立依然尽力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配乐。
电影中不仅涵盖了悬疑、动作、喜剧、爱情等多种元素,胡伟立在音乐上的处理也相当细腻。例如,《周旋》那段节奏感十足的音乐让我想起了窦唯的《悲伤的梦》,而《抒情》则带有浓厚的东方悲伤感,仿佛能感受到每一丝的凄美和失落。《策谋》中的东方弹拨音色,二胡下的《悲歌》更是胡伟立最拿手的表现方式,整个画面瞬间安静、悲伤。而最后的《印度风》则通过荒诞的旋律带出了喜剧感,恰到好处。
另外,OST中的三段《鸳鸯蝴蝶梦变奏》,改编自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以及《嬉戏》《青天》《豪气万里》等曲子,竟然也都改编自杨秉忠先生为《包青天》所创作的歌曲。这也巧妙地将《包青天》的元素融入到了《九品芝麻官》中,增添了不少巧妙的联系。
胡伟立,不仅是一位精通多种民乐器的音乐人,还是最早在香港使用电子合成器的华语音乐人之一。虽然他当时面临着制作成本的限制,无法使用真实的弦乐和大量的民乐器,但他凭借自己的创意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成功弥补了这些不足。整张专辑的制作虽然在音效上有些单薄,但凭借胡伟立新颖的创意,仍然给人一种独特的听觉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这张《九品芝麻官》OST经过重新处理,重新编排的曲目使得整张专辑不再仅仅是配乐,而成了一场氛围感十足的音乐剧。而且,这次重新设计的视觉效果比起现如今流行的剧照,更加充满艺术感,整体质感提升不少。
这张《九品芝麻官》OST,或许并不会吸引到大部分普通歌迷,但对于那些热爱OST的乐迷而言,肯定是一张值得收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