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聊聊一部特别的美国电影《草莓公馆》——一部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反乌托邦气息的作品!这部电影的原名是 *Strawberry Mansion*(2021),在台湾被称为《盗梦睡务员》。
这部电影设定在2035年,呈现了一个高度资本化的社会。在这个世界里,政府不仅管控公民的生活,还深入梦境进行监控,甚至征税梦中的一切。故事的主角🎭️,詹姆斯·普雷布尔,是一名梦境审计员,他的工作是审查他人梦中的一切,根据梦境内容征收税费。每次醒来,他都会去购买梦中看到的炸鸡,而广告也像病毒般入侵了他的梦,直到他来到了那个位于田野中央的“草莓公馆”。
草莓公馆里居住着一位年老的艺术家贝拉。她选择不使用政府的监控设备,而是用VHS磁带记录自己的梦境。普雷布尔的任务是将她两千多盘梦境录像数字化并征税。然而,当他深入这些录像时,他发现了一个与外界完全不同的梦境世界——没有广告,没有税务的负担,只有自由的想象力。在这里,草人默默矗立,泥土里的生物缓慢爬行,小人儿在月光下跳舞,青蛙服务员吹奏萨克斯。普雷布尔发现,政府与广告商正在操控人们的梦,而贝拉的梦境则代表着对抗这一切的力量。
贝拉去世后,普雷布尔被贝拉儿子彼得追杀,彼得是广告大亨的代表,象征着资本对梦想的吞噬。普雷布尔不得不在梦境中展开一场冒险,抵抗广告力量,保护自己所爱的人。
影片前半部分精准讽刺了资本主义,揭示了它如何将人类最私密的精神活动转化为可征税的数字资产,并利用广告在潜意识中植入欲望。而草莓公馆则象征着对抗这一切的自由力量。贝拉通过特制头盔保护自己的梦境独立性,并考验普雷布尔是否能摆脱消费主义的束缚,去体验真实的感官。
然而,故事的后半部分发生了转折。贝拉去世后,电影转向了一个典型的正邪之战。彼得的角色开始变得面目可憎,影片变成了普雷布尔与蓝色塑料恶魔的对抗。原本深刻的社会批判逐渐沦为个人英雄主义的故事,蓝色恶魔也成了一个简单的卡通反派。
虽然影片的创意非常独特,前半部分对于自由与控制的探讨也相当深刻,但最终故事却陷入了典型的英雄拯救情节,而没有进一步深入探讨资本主义的根源。影片虽然揭示了梦境被资本主义压迫的可怕现实,却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它警告⚠️观众要警惕梦中递来的“炸鸡”,但并没有提供真正的解放之道。
《草莓公馆》在视觉风格上充满创意,糖果色的画面和蒸汽朋克风格的元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普雷布尔从麻木的官僚到觉醒者的转变也非常真实。而影片最后,普雷布尔与贝拉在梦中重逢,画面温暖美好,但这种幸福也显得脆弱。炸鸡桶消失了,但造成这一切的系统依旧存在,只是被暂时屏蔽了。影片像是一场没有结局的革命,虽然很有创意,却并没有给出任何真正的解决方案。
总体来说,《草莓公馆》是一部关于精神突围的电影,讲述了资本主义如何通过梦境控制人们的思想。它大胆揭示了梦境被资本主义殖民的可怕现实,但却未走到最后一步去探索如何真正解放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