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卫视最近推出的全新音乐综艺《打歌2025》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其整体表现却让人失望。虽然这档节目像《歌手2025》一样全程直播,并且完全开麦、不做修音,勇气可嘉,但节目呈现的效果却让人质疑其质量。尽管像希林娜依高、龚琳娜、姚晓棠、周笔畅、何洁和阿云嘎等知名歌手参加,然而节目的热度却远低于预期,甚至在一些方面质量令人堪忧。
《打歌2025》的表现可以说是:音准问题频发,跑调、破音问题屡见不鲜。即使是这些我们认为具备强大唱功的歌手们,如龚琳娜、周笔畅、何洁和希林娜依高,他们的演出也难免出现明显的瑕疵。可以说,虽然节目中的“高个子”不少,然而整体水准并未因此有所提升。与《歌手2025》这类全乐队表现的专业性相比,缺乏乐队和伴唱的《打歌2025》明显在音效和演出氛围上有所不足。
从专业角度分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打歌2025》缺乏乐队和伴唱,演出的音乐内容显得十分单薄,歌手们的表现依赖于背景播放的音轨,而非乐队的现场演绎。相比之下,《歌手2025》则有全乐队支持,丰富的乐器层次和协作演出能够为歌手提供更多的舞台支持。乐队中的鼓手、贝斯手以及Solo乐器的演奏,能为歌手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带动他们的演唱节奏,增强听觉体验。而在《打歌2025》中,歌手们几乎单打独斗,尤其是在压力较大的现场表演中,无法依赖乐队和伴唱来调动情绪,结果便是表现显得匆忙且缺乏情感共鸣。即使有周笔畅、龚琳娜这样的实力歌手,依旧很难避免表演上的失误,和乐队支持的《歌手2025》相比,差距显而易见。
其次,《打歌2025》的歌手唱功参差不齐,也使得节目的表现进一步拉低。尽管每期都能看到一些名气较大的歌手,如阿云嘎、何洁、希林娜依高、王赫野等,但他们的演绎也未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加之《打歌2025》节目每期的歌手阵容更替频繁,缺乏固定阵容,歌手的流量也难以保持。这样一来,节目缺乏像《歌手2025》那样的长期吸引力,难以培养出稳定的观众群体,讨论度和热度也随之减弱。
再谈到节目的定位,《打歌2025》本应作为一个平台,展示歌手的新作品,但其过于小众的“打歌”形式并未获得广泛认同。欧美及日韩的打歌模式早已证实,这类表现形式较难吸引大众关注。对于好的作品来说,时间才是最好的证明,而差的作品即便有更多的曝光也难以改变被遗忘的命运。因此,这种定位使得《打歌2025》虽然在直播和音效上大胆创新,但其节目本身缺乏足够的深度和持久吸引力。
最后,从音响效果上看,《打歌2025》的整体音质与《歌手2025》相比明显差距,主要体现在现场音响的配合和收音效果上。节目音质不佳,也影响了整体的舞台表现,观众很难享受到理想的听觉体验。尽管如此,《打歌2025》对于直播音乐综艺的尝试还是值得肯定的,毕竟更多全开麦直播的节目对于中国音乐产业而言是一个积极的推动。
希望《打歌2025》能够在未来不断改进,无论是在音质、音响效果还是歌曲的整体质量上,都能有所提升,给观众带来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