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剧的浩瀚海洋中,抗战剧这一题材无疑让人们感受到复杂的情感,既让人情有独钟,又不免心生厌倦。早年的抗战剧几乎无一例外都能成为收视的热门佳作,如《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永不磨灭的番号》和《悬崖》等作品,似乎总能引起观众的共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抗战剧逐渐陷入了故事的套路化及模式的低俗化,这使得该类题材的热度开始急剧下滑。
难道抗战剧就此走向了没落的命运?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央视适时地推出了新剧《我们的河山》,为观众带来了久违的安心感。这部剧将在黄金时段的央视一套及腾讯视频播出,着实让人振奋。从历史的视角来看,正是这一时机的到来,令抗日历史得以完美地重现。《我们的河山》的播出,与电影《南京照相馆》和《731》的上映形成了呼应,三者在不同层面上共同还原了先辈们为国家浴血奋战、抵御外敌的英雄事迹。
沂蒙山,这片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根据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937年,日本特务机关长山下聪发起了极其恶劣的“竭泽计划”,意图杀戮、焚烧、抢夺。然而,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崮城县的青年党员庄埼风(由王雷饰演)在上级的精心指挥下,联合各方力量勇敢抗击敌寇。庄埼风与周密(于洋饰)在坚持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下,深入敌后,走进广大农村,依靠并发动了群众,一方面组织农救会参与生产,一方面积极展开军事行动以打击日伪政府。
在八路军115师的支持下,军民携手共建起了一片敌后抗日根据地。通过不断扩大和强化据点的经济规模与军事力量,他们冒着日军的高压统治,顽强地撕开了一道生的缺口。最终,军民同心、共赴国难,化孤独的勇气为强大的合力,成功抵御了日军的扫荡,击溃了占领区伪政权,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与传统抗战剧不同的是,《我们的河山》创造了三个“第一次”。首先,影片首创了敌后视角,背景时间跨度涵盖了1937年至1945年的抗战历程,集中描写了沂蒙山区的斗争故事,深刻阐释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精神内涵,展现了党在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描绘了沂蒙地区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壮丽画卷。
其次,该剧采用了双线叙事的方式,分别反映了阶级矛盾与军民协作的故事。在阶级矛盾线上,剧中揭示了党如何深入群众、发动群众、依托群众,致力于建立和壮大抗日根据地,细节上涉及“减租减息”和农救会的真实情况。而在军民合作线上,则展示了在艰苦斗争中,如何与敌人进行智力和勇气的较量,逐步获得胜利。预告片中不乏平民视角的战争细节,比如用地雷炸毁坦克,彰显了人民的力量。
最后,为了突出战争场面的真实感,剧组对战争场面的布置进行了精心设计,设置了2000个爆炸点,并运用“一镜到底”的长镜头技巧,以真实呈现碉堡攻防战。总体来看,《我们的河山》不仅忠实还原了历史,还保持了深层逻辑的严肃性,正如剧中所提到的:“山河是我们的,我们要用生命和鲜血去捍卫这片土地。”相信这部抗战剧的问世定能赢得观众的好评,重振抗战题材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