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1点,暑期档迎来了一项新纪录!《浪浪山小妖怪》的票房突破了5.73亿元,成功超越了《大鱼海棠》,成为中国影史上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的新票房冠军。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截止目前,这部电影的累计票房已突破6亿元大关。
影片的票房一路飙升,也带动了其周边产品的热销。在400多款衍生品中,频频出现在杭州湖滨工联CC大屏幕上的《浪浪山小妖怪》系列玩偶,正是由杭州问童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问童子”)设计制作。杭州钱塘区表示,去年全区已集聚了156家规模以上的文化企业,总营业收入达到190.86亿元,同比增长11.3%。此次,问童子首次涉足电影IP合作,推出的系列玩偶与《浪浪山小妖怪》出品方之一的上海电影集团旗下的上影元公司联合打造。
在天猫的问童子旗舰店,相关玩偶共推出了3种大小、4款不同形象的版本,价格从164元的12-14厘米小挂偶到售价394元至524元的40-55厘米大玩偶不等。特别是挂偶的销量已突破1万件,而小偶和大玩偶也相继卖出了近万件。8月7日,《浪浪山小妖怪》总出品人、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隽还特意将小猪妖玩偶带到了国新办召开的“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 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中外记者见面会上。
此外,杭州还设置了两个《浪浪山小妖怪》线下打卡点。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的主题展由艺创小镇的顶点文化与花果山传媒共同策划,而杭州大悦城的快闪店铺则提供了盲盒、徽章、冰箱贴等多种周边商品。
问童子的创始人沈泽,2010年就在浙江农林大学注册了问童子品牌,当时他还是大四学生。借助2010年是生肖虎年,他设计了“武松打虎”玩偶,凭借这款作品获得了学校优秀毕业设计奖,并最终量产上市。沈泽的毕业论文题目为《布艺玩具设计——中国文化在布艺玩具中的应用》。虽然早期通过“竹炭包玩偶”等产品赚取了不少收入,但他一直心怀更大的梦想,希望能够在毛绒布艺玩具领域开辟一片天地。
2016年,问童子推出了“奋斗兔”系列,成为公司长期热销的产品。2019年,问童子正式转型,专注于原创布艺玩偶,并提出“颠覆传统”的品牌理念,强调不断创新、突破自我与传统。为了实现这一理念,问童子在设计中不仅注重玩偶外观的视觉效果,还致力于面料肌理的内在品质。比如,2019年推出的木牛流马玩偶,采用了杜邦纸和软木的拼接,成功融合了复古与现代风格。
此外,问童子还推出了多个大型艺术玩偶,比如灵感来自柳宗元诗句的《渔者》艺术偶。这款高达2.5米、翼展4.5米的鸬鹚玩偶,用超过1000片不重复的碎布拼贴而成,充分展现了传统艺术与布艺玩偶的创新结合。
近年来,问童子也将诸如山石、迎客松、荷花等传统元素,转化为布艺玩偶,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行现代演绎,展现出浓厚的当代艺术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