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明一句——娱乐圈️这碗水有多深,咱混了10年,见惯了各种人设翻车,雨姐这瓜?说句东北话:不是味儿!
事还得翻回到前几年。那时候的雨姐,真就一“纯民间大姐”形象,短视频啊,三天两头整点地窖炖粉条、露天剁酸菜,活脱脱农村新鲜事儿搬进了网红世界。
但谁都没想到——她,能一夜爆红。起点低,流量来得快。靠啥?“接地气”“倔脾气”,还有那张大嘴,开场白都带风。
可是,爆火=走捷径?未必。
雨姐吃到时代红利,这点也没啥可酸的。多少自媒体,拿东北接地气讲故事,视频评论区那热闹劲儿,网友跟过年似的。
可别忘了,“接地气”这把火,容易烤糊。出来混,迟早要还。
2024年,风水轮流转。
关键节点,断崖式塌房。
爆点从哪来?“红薯粉”。就这俩字,把她送进了负面舆论的火山口。
你想啊,大姐头亲自拍🤳胸脯:“100%红薯,零添加,家里老人都能吃。”结果呢——大娃一出场,直接送检,抽检报告摆在台面,木薯掺假。粉丝脑子嗡嗡的,平台也站不住了。
后面更离谱。
据说,熟人透露——雨姐不光红薯粉玩假的,连酸菜也栽了跟头。
你以为问题就产品本身?还真不止。
大娃爆料,遭遇“暴力对线”。圈子里后台消息一度乱炸,有人说有肢体冲突,还有台媒都默默跟进。此事真假,各说各话。但结果?平台直接下架、账号封禁、“带货天团”一夜全军覆没。
这下,全网算是真热闹了:
嘲笑、怒骂、玩梗、扒家底……什么风向都能见着。
有喊“她作的”,也有心疼经历的。
前期铁粉试图洗白,“她也不容易,从小苦到大”“爆火都是运气”“人红是非多”……
但互联网记忆力贼好,该骂还得骂。
却没想到,
雨姐消失没三天,就又靠网友二创和恶搞梗,神奇“复活”。
“带派”、大脚步伐、憨憨表情包轮番刷屏。抖音、B站、X音全是她的鬼畜合集,甚至高校搞笑比赛都在拍她。
你说尴尬不尴尬?
封杀没那么快让人忘掉,反倒成了网络段子。
有人就问了:“这不是给了她二次显眼包的机会吗?”
更有粉丝跑到某音私信,问她:啥时复出?能不能再录点东北生活视频?
“你雨姐带不带派,这回是真看明白了!”
再看看路人咋说——
“卖假货致歉就完了?生意场不是你家地盘!”
也有圣母心泛滥的:
“给她个改过机会,东北人命苦,从小挺难的。”
谁买账?谁不买账?两拨人吵得不可开交。
但有一说一,她翻车后那大怼脸,也真有点落魄。
线下偶遇视频流出来,雨姐眼神飘忽,身边不再簇拥“托儿”。“群众演员🎭️”全没了,剩一地鸡毛。
为了蹭热度,还跑去高考考点门口录像送祝福?
网友笑疯了:“红薯粉都没红,高考能糊得开?”
这人设彻底崩了。商业价值蒸发,还背上165万罚单、全网联合封杀。真是开局女主番、结尾群像戏。
但你看看后续,多少野生MCN还在捡她的“热度尸”炒梗。
二创?翻包?加戏?
反倒让她“消失的悲情主角🎭️”变“流量新素材”。
她“带派梗”从搞笑混成网络黑话,魔性程度堪比当年“雨神”萧敬腾。
而售假卖假货这道坎,粉丝真就装没看见吗?
也有人冷静下来问:“要是下一个网红又爆款,是不是又会重演?”
毕竟,短视频这行,网友记住的不是谁摔倒——是梗、是脸、是能否二刷三刷。
粉丝洗地不会停,但正义感网友绝不妥协。
你产品数据、司法裁决、央媒曝光,每一步都实锤。
她卖假货那一刻,“带派哥”就算爬起来,也是笑里藏刀。
可惜,铁粉再深情,能挡住平台的铁拳吗?
网红造假,天网恢恢。别说卖农产品的,一个失足,连带着行业人士集体遭殃。
所以网上支持她复出那波人,真是情怀脑袋还是短路?
你看央视都点名,钱报、澎湃也都置顶讨论,好家伙,这热度持续得比她粉条还劲道。
站在“混圈10年”的视角,
这种翻车剧,其实早就剧本写好:“出身苦 努力型 大嘴风格=圈粉”“蹭热度 带货赚钱=膨胀”“信任崩溃 打假爆锤=口碑坍塌”
有什么例外吗?
有的,只不过以前被洗白了,这次洗不动而已。
她的反转,不在于卖的是什么红薯粉,而在于“良心坏了”还想洗白。
网友看的是热闹,吃的是瓜。你雨姐再自强、再励志,可一旦坑了“真金白银”的粉丝,哪还有信任可言?
现在只剩二创与群嘲,这也算另一种“网络不死身”?
到底该怪谁?
平台审核、监管、粉丝滤镜?还是“挣钱无罪”这套说辞太上头?
唉,有时候我都想,咱吃瓜在一线,再老练的自媒体,也猜不到哪个下一次就轮到你身边常看的那个大哥大姐。
你敢保证——二十年后还能想起雨姐吗?抑或只是某年某天某个黑梗的“原型”?
最后,这局翻车谁背锅?你支持她复出,还是觉得“封杀该死”?
你咋想的?留言区燥起来——
你要问我,卖假货的,不值得可怜,就是这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