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家对短剧抱有偏见,市场上短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真正能够在服化道、剧情、演技和立意上都做到出色的作品,屈指可数。
许多短剧的问题出现在编剧身上。例如,王译磊与杨殊予主演的《陪你荡入爱河》本来有着高颜值的主演组合,但剧中的台词却让人失望至极。剧情中,王译磊饰演的男主乔容种与裴家家主裴敬尧正在商讨生意。此时,裴敬尧的下属前来报告:“裴总的妹妹与女主乔星叶发生争执。” 男主听后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裴敬尧见状不解,急忙叫住他,男主冷漠回应:“你还是先管好自己的令妹吧。” 裴敬尧解释道:“令妹一向不懂事……”这一段台词简直让人无法忍受。称别人“令妹”而自己却称自己的妹妹为“令妹”,这不仅暴露了编剧的文化水平,连导演、摄影师、灯光师、演员,乃至后期制作,哪怕有一个稍微细心的工作人员,都不会让这样尴尬的情节流露到观众面前。
另一些短剧则因化妆团队的低水平而变得无法观看。许多短剧似乎有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但这种风格往往是诡异的。化妆师常常给女演员戴上过大、美瞳的眼镜👓,假睫毛夸张到像苍蝇腿,眼睛周围的卧蚕做得大到几乎影响了演员的正常视线。眼影总是以红色为主,且上眼影往下晕染至下眼睑,嘴唇涂得十分浓艳,十级美颜效果一加,观众看剧时只能眼花缭乱,甚至忘记了演员的长相。更糟糕的是,一些剧集的滤镜效果过于强烈,导致脸上的『化妆品』清晰可见,观众的注意力被演员的睫毛、粉底和口红是否掉色吸引,完全忽视了剧情发展。
有时,化妆师还会做出一些不符合时代背景的造型。例如,在一些古装剧中,女演员的“远山眉”造型就显得尤为突兀。她们的『妆容』既没有与古代的审美相符,又与现代科技感十足的化妆手法毫无契合。她们的脸上,仿佛是彩妆的画布,演技也因此受到『妆容』的影响,造成了十分怪异的观感。更糟的是,这些化妆和造型的选择不仅没有为角色增色,反而让剧情中本应有的层次感全都消失了。
尽管许多女主角🎭️拥有不俗的颜值,哪怕『妆容』略显突兀,仍能勉强吸引观众眼球,但对于剧中的女配角来说,情况就差强人意了。在短剧中,许多女配角的外貌十分普通,再加上草率的『妆容』,简直没有任何竞争力。比如,在《绝色美人谋》中,女主角🎭️戴琪轩饰演的贵妃虽貌美如花,『妆容』得体,气质古典,但女配角李若洵饰演的角色则相形见绌。女配角不仅眼睛小,眼间距宽,现代感十足的嘟嘟唇也让她显得极不合时宜,再加上一款奇怪的『妆容』,整个人显得十分突兀,与古装剧的氛围格格不入。
在《圣徒》中,女主恩璟是从长剧演员转型过来的,尽管造型简单,气场十足,完全展现了干练的女强人形象,但女配角的形象却差强人意。她不仅人设崩塌,连形象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打磨。男主角🎭️若没有眼疾,大概也不会多看她一眼。更为糟糕的是,造型师为女配设计的『妆容』堪称灾难,眼线拉得像山路十八弯,睫毛假得令人不忍直视,简直让人心生怜悯。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王小亿和黄宥天主演的《被全网读心后,我成全民团宠》中。男主、女主虽是圈内知名人物,外表俊朗迷人,但因为化妆、服装、滤镜等一系列原因,整部剧的整体风格显得土气十足。尤其是女配角,原本相貌平平,但化妆师给她的『妆容』却极为粗糙。卧蚕做得像麦粒肿,苍白的脸配上一抹鲜艳的红唇,简直像是一部鬼片的画风。
有些剧集中的配角形象比主角🎭️还要惨。例如,在一部乡村题材的剧《我与旧事话别离》中,虽然年代背景没有明确交代,但根据主角🎭️的造型,大概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女配的造型本应符合这一时期的审美,然而,她的『妆容』却非常“现代”。红色的眼影、夸张的假睫毛、鱼尾纹与假睫毛相互呼应,『妆容』十分邋遢。整体形象与角色设定不符,实在让人感到遗憾。
总的来说,短剧女主角🎭️往往能够凭借颜值和适当的『妆容』脱颖而出,但许多配角却被草率的『妆容』和造型拖了后腿,导致整体观感十分糟糕。像郭宇欣、赵夕汐这样的演员,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不仅是因为她们的外貌,更多的是她们的『妆容』精致且清透,远离了那些俗气的网红妆,成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