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把这事儿放十年前,最多也就是茶馆里茶余饭后的段子,听完一乐。可现在,这事儿搁在眼下的热闹里,立刻就能引来一堆人盯着屏幕刷视频看热闹。
张伯鑫,去年十月搞了个“高兴社”,当时可真是声势浩大——线上直播、线下巡演,搞得跟真的要闯出一片天似的。那时候,不少人还真以为这哥们能在郭德纲的阴影下杀出一条新路。
然而,没到一年,线上直播关了,巡演也没了,剩下的就是一个新动作——在王府井那地方,搞了个叫“斗笑剧场”的园子。要知道,王府井的地租那可是天价,得是正常人想三回再签字。刚开业,台上的演出没啥爆点,反倒是台下的售票员先火了——就是他媳妇,“让嫂”。
让嫂火,绝不是因为她卖票卖得多巧,而是她在直播间上演了“砸缸”大戏,直接让黑粉当场炸锅。
事情特别简单:她在直播卖票,结果被黑粉一波接一波地骂,骂得特别难听。要是换了其他人,估计早就关评论、踢人了事了。但让嫂不按常理出牌,直接上快板,把黑粉的话题硬往歌词里塞,唱出来回击。
8月6号,她放了个改编版《同仁堂》,词里满满都是影射某些人的内容;两天后又来了一首《全民砸缸之拜师学艺篇(上)》,这次直接点名了“小黑刚”,言辞犀利,刀刀见血。
快板里那些重口味的内容,我挑几句给你听:
“打竹板,那个响叮当,说一说神教组织的小黑刚,小黑刚,他真叫棒,培养粉丝,组织水军,骂同行,一骂骂了二十页……”
这简直不是唱快板,这是在直接揭老底。后面还提到什么十六岁拜馆长为干爹,七年培养,结果靠伪签、挪用钱款,一万多进了自己的口袋,还是馆长替他兜着事……懂的人都知道,暗地里点头,不懂的也能嗅到火药味。
但问题是——你越砸,对方的粉丝看得越起劲,围观的群众更是乐此不疲。行业内的人都知道,相声的“砸缸”通常是台下解决台上暗搓搓的事情,然而让嫂这一波是明火执仗,连环轰炸。相当于给“小黑刚”的粉丝立了一个靶子:“来啊,敢不敢冲我?”
尴尬的是,这些料网上早就炸开了锅。你这边又敲锣打鼓,反而是在帮对方增戏份——让人卖个“被针对”的惨人设,粉丝纷纷捧场,节奏直接反咬你一口。
老实说——砸缸确实好看,但它没法直接带来票房收入。你在王府井租的场地费、演员🎭️工资、水电税,这些月月都要烧。直播间里砸得天翻地覆,粉丝刷屏乐呵,但真正买票来剧场的人又有几个?舞台上你得拿得出真功夫,才会让人掏钱来捧场。
郭德纲能砸缸,是因为他在台上有真材实料,粉丝才愿意花钱捧场。可是“高兴社”牌子刚刚打响,班底也还很嫩,你现在拿骂战当招牌,不就是自己把路给堵死了吗?
让嫂的脾气我懂——她不惯着人,不受气,谁来谁回击。这种性格放江湖上,叫“硬汉”。但相声这行江湖有规矩,也得有生意。你现在死磕对方,对方背后有班主、法务和资源,而你这边除了硬脾气,真要走到法律层面,恐怕未必能占上风。
更何况,要是把精力放在打磨段子、塑造人物上,剧场里或许早就有回头客了。砸缸可以留着,但得是偶尔拿出来亮的杀手锏,而不是天天挂嘴边的段子。
少在直播间和黑粉耗时间,多花点心思在舞台上,想想怎么让观众笑到合不拢嘴。让他们的第一反应是:“高兴社真好笑”,而不是“那地方天天骂人”。
观众来剧场,是为了买乐子,不是来看你和别人吵架。如果真想把对方比下去,不是靠嘴巴打赢,而是让人心甘情愿坐下来,还拉朋友二刷。
让嫂骨头硬,这点我绝对不质疑。可是舞台不是斗鸡场,剧场也不是擂台。砸缸能出气,但吃不下饭。砸得越猛,观众可能就越远离。最终,园子里座位空空,那才是真正的“砸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