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筱晓 编辑 | 筱晓
时间流逝,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永远在聚光灯下保持主角🎭️的地位。即使曾经光芒万丈,也总会迎来过气的一天。
近年来,孙俪在公众视野中的出现愈发稀少,许多人开始猜测她是否已经悄然退出了娱乐圈️。曾经因《甄嬛传》而红遍大江南北的她,随后却仿佛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几年间只见她推出寥寥几部作品。实际上,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孙俪有意选择隐退。曾因资助贫困生而被背叛,心灰意冷之下,她逐渐远离了娱乐圈️的喧嚣,开始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回想当年,《甄嬛传》的火爆让孙俪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她饰演的甄嬛经历了从少女到太后的层层蜕变,深刻而生动,收获了无数观众的喜爱。即使连海外观众也为这部剧所吸引。然而,在演员🎭️阵容初次公布时,不少人曾对孙俪的甄嬛形象表示质疑。甚至有些人直言:“如果是孙俪演,我就不看了。”但孙俪没有为此争辩,反而通过精湛的演技让所有人哑口无言,成功将甄嬛这一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最终奠定了她在演艺界的地位。
接着,她接拍了《芈月传》,挑战了一个与甄嬛截然不同的历史人物——芈月。这部电视剧一经播出,便创造了十二年来的收视新纪录,网络播放量更是突破百亿大关。按理说,这样的演员🎭️应该乘胜追击,继续保持高产的节奏。但孙俪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她放慢了脚步,将自己的工作节奏从“一年一部戏”调整为“三年一部戏”。因此,2022年《理想之城》播完后,孙俪仿佛消失在公众视野中,直到三年后,《乌云之上》和《蛮好的人生》才相继播出。
这段时间,尽管孙俪的作品逐渐稀少,但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生活节奏,保持着低调的私人生活。或许观众们已经忘记,曾经的孙俪差点因为一次心软而彻底退出娱乐圈️。那个时候,她的无私帮助,最终却迎来了背叛。
早年,孙俪曾接受重庆电视台的邀请,拍摄一部公益片。片中,一个孩子点燃煤油灯苦读的画面深深触动了她的心。自幼与母亲共同度过艰难日子的她,最能体会贫困的痛苦。于是,她决定资助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向海清,并且悄悄为其提供经济帮助,希望他能顺利完成学业。在最初的几年里,孙俪每月都会汇款五百元,这笔钱足以支撑一个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孙俪的善意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向海清进入上海水产大学后,孙俪继续关心他的生活,甚至亲自跑去火车站接他,帮助办理入学手续,并为他准备好一切生活必需品。然而,当向海清感受到都市的繁华与诱惑时,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知道孙俪是明星️后,他渐渐产生了贪婪之心,认为孙俪的资助不过是“打发叫花子”。他开始撒谎从孙俪那里索取更多的钱,而这笔钱最终被他用来购买名牌球鞋,挥霍无度。
孙俪得知后,心里感到极大的愤怒与失望。她忍不住劝导向海清收心,然而却遭到了无理的反击。2006年初,孙俪决定停止资助,然而向海清却在网上发表了长达六千字的控诉文章,攻击孙俪不愿帮助他继续学业。这一行为引发了巨大的舆论风波,孙俪不仅失去了代言,还面临着来自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她的形象一度受到重创,失眠困扰着她的日常生活。幸运的是,随着同班同学和老师的证实,向海清的虚假行为被揭穿,公众的态度发生了急剧反转。
这件事对孙俪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但也让她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从此,她决定不再以私人身份资助他人,而是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慈善捐赠。她的善行也开始转向更加公开透明的方式,譬如通过拍卖首饰捐赠款项支持流浪猫狗等公益事业。经过这次风波,孙俪愈加坚定了自己的原则,她明白了人心的复杂与无常,也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
回顾孙俪的成长历程,她的成功并非偶然。从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她,凭借着不断的努力和付出,逐渐走上了演艺事业的巅峰。她从五岁开始学习舞蹈,十一岁时因为舞蹈才华被送入上海市少年宫。后来,她考入上海警备区文工团,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退伍后,孙俪进入上海银都艺校,并在2001年的选秀比赛中获得亚军,正式踏入演艺圈。她的出道作《玉观音》为她赢得了金鹰奖,奠定了她在演艺圈的地位。
孙俪清楚地认识到,娱乐圈️表面光鲜亮丽,背后却暗流涌动。她始终秉持着“剧本不精不接,角色不打动人不演”的原则,专注于每一个角色的打磨。她为了《芈月传》查阅了大量史料,学习礼仪;为了《安家》中的房产中介角色,她亲自跑去中介公司体验生活。凭借这种严谨的态度,她获得了多个电视奖项,成为大满贯得主。
尽管如此,孙俪依旧将演艺视作一份工作,她始终认为演技出色是演员🎭️的基本责任。经历过事业的高潮与低谷后,她逐渐放缓了步伐,开始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这一切,都离不开她从不放弃自我、持续进步的坚韧态度。
孙俪曾经试图帮助向海清走出困境,但好心办了坏事,最终也让她对人心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从那时起,她也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做事方式,不再轻易相信和帮助那些无法感知感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