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剑玫瑰》这部剧中,每个故事都能深深触动人心,特别是母振良领养母浩铂的情节,让我感到愤怒与无奈交织。
01
故事中的邓妍等人发现,母振良的儿子母浩铂,竟和失踪多时的骆晓星的弟弟骆晓宇极为相似。于是,他们派常锐和艾心去酒店问询母振良。然而,母振良坚定否认,称母浩铂并非被拐,并且告诉他们自己第二天一早就会离开港城,将常锐一行人打发走。
面对母振良的不配合,常锐决定另辟蹊径。他找到楼层保洁员,让她取出母振良房间的垃圾,连夜带着这份资料去和骆晓星做DNA🧬比对。结果出来后,他们赶到酒店,终于在母振良准备离开港城时,拿出了DNA🧬结果。母振良在面对证据时,终于承认了自己领养母浩铂的事实。
当得知母振良收养母浩铂的动机时,我的心情真是复杂极了——竟然是因为一个“大师”告诉他,要让生意蒸蒸日上,必须收养一个脚底有两颗痣的男孩。一个企业家,居然不去研究市场、不依赖自身努力,而是相信那些不靠谱的“预言”和孩子的脚底痣,真是讽刺到了极点!这正是“财富难填迷信壑,权贵亦入虚妄门”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02
或许有些观众会觉得,剧中母振良收养孩子的理由实在过于荒谬。但实际上,这种情节并非电视剧的夸张。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拥有巨额财富的老板,有时反而更容易迷信大师的言论。或许是因为过度富有让他们对失去一切产生了恐惧,于是他们拼命寻找各种方式来保住运势,结果就成了那些“大师”的俘虏。
为了得到几句“神奇”的指点,他们不惜花费巨额资金,甚至做出一些荒唐的举动,而这些举动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却毫不在意。虽然母振良确实把母浩铂养得很好,给了他优越的生活和精英教育,并且培养他成为商业帝国的接班人。但这种所谓的“好”,背后却是骆晓星一家人的痛苦与破碎。
骆晓星的母亲因内疚选择了自尽,父亲和爷爷奶奶也在绝望中相继去世。一个原本幸福的小家庭,因为弟弟骆晓宇被拐,最终只剩下骆晓星一个人在世上孤独承受。这场命运的不公,令人心碎。一边是精心设计的成功人生,另一边却是破碎的家庭和在痛苦中挣扎的日子。那些幸运的人,往往是在他人的不幸上站立起来的。
母振良的迷信与私欲,倾斜了骆晓星一家的命运。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支持“买卖同罪”的观点,因为没有买卖,就没有拐卖!
03
仔细分析,母振良对“脚底有两颗痣”的孩子的渴望,很可能源于吴斌,也就是剧中的“瘸哥”,给他的“指示”。为了促成与母振良的生意合作,吴斌为了满足他的荒唐要求,竟然安排了人贩子拐走骆晓宇,并伪装成合法收养的形式,把孩子送到了母振良家。吴斌将拐卖孩子当作与母振良合作的筹码,完全漠视了人的生命与尊严。
然而,他没有预料到,骆家会因为骆晓宇的失踪,彻底陷入无尽的悲痛之中。幸运的是,正义最终会到来,吴斌也被逮捕归案。但这种迟来的正义,无法带回已经逝去的亲人,也无法治愈骆晓星内心的伤痛。骆晓星一家人的人生,在骆晓宇被拐的那一刻,就已被强行拉入了悲剧的深渊。
每一次拐卖,都不仅仅是夺走一个孩子的未来,更是摧毁了一个完整的家庭。那些在寻找亲人的过程中失去的生命,再也无法回到原来的地方。有些人虽寻遍千山万水,最终依然无法回到家中。说人贩子应当严惩,这绝不是偏激,而是每一次拐卖带来的深重灾难,足以让我们每个人都深思!
感谢您看到这里,原创不易,您的每一个点赞和关注,都是我创作的动力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