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中国的恐怖片拍不出彩?对比那些西方的丧尸片和中式恐怖,简直就一个天一个地!西方的恐怖片,给你带来一瞬的惊吓,中式恐怖则是每次回忆起来,心头都不禁一阵发冷。
在《利剑玫瑰》里,有一幕让我至今印象深刻,导演用镜头扫过一旁静静坐着的三位老人,眼前那种让人毛骨悚然的冷静,简直让人头皮发麻!
那一刻,孙文翰第二次来到细邦村,试图确认柳红梅的儿子是否真的是被拐走的小洋芋。他本想得到答案,却被柳红梅夫妇诬陷成了人贩子。随即,全村人蜂拥而至,将孙文翰围堵在车中。眼看局面越来越恶劣,他只得躲进车里暂时避难,但没想到村民们竟然拿着锄头、棍棒疯狂砸向他的车窗。如果不是村委会及时赶到,孙文翰可能已命丧当场。
虽然这场围殴场面让我屏幕前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但我依然不觉得它有多恐怖。直到镜头扫过那些始终冷眼旁观的三个“和善”老头,才让我感到一阵寒意。那种毫无表情、如同看待日常琐事般的目光,比起村民暴力的拳脚,更让人不寒而栗。
中式恐怖,就是这样。每一次的回放,都会让你从内心感到阵阵不安。
导演特意为这三位老人安排了许多镜头,绝非偶然。这三位表面上似乎置身事外,但他们很可能正是背后操控这一切的幕后黑手。也许,他们曾是上一代的人贩子?他们那种冷漠、旁观的态度,代表了细邦村里早已根深蒂固的“规矩”。
细邦村向来盛行拐卖,背后无疑有一套对这种恶行的默许和接受。而这三位老头,正是这种恶俗思想的象征。他们那种平静如水的目光,仿佛是在无声地告诉我们,如果小洋芋没有被解救出来,他长大后,也许也会变成这些“老头”的模样,成为下一代的“人贩子”。
“被深渊凝视过久的人,终会成为深渊本身。”当一个社会长期滋养着错误的观念,善良和正义逐渐被吞噬掉,细邦村便成了人性堕落的温床。而这三位老人,正是这个温床的“守护者”,比那些单纯的罪犯更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导演对那三位老头的安排,简直太真实了。现在,许多农村的家庭里,妇女们忙着做家务、照顾孩子,家里的闲谈基本上都是老爷子们的主场。而这些老头,静静地坐在村口,看着一场暴力事件上演。或许他们也是在默默见证着自己培养出来的新一代“人贩子”,脸上的那种若有若无的笑意,真的让我从屏幕前感到一阵不寒而栗。
长辈对年轻人的影响深远。当长辈们对拐卖视而不见、习以为常,年轻人自然容易被这种错误的观念所同化。而这些“看似无害”的老头,正是这种现象的象征。
我真心佩服《利剑玫瑰》的导演,通过简单、平静的镜头语言,揭示了整个细邦村问题的根源。打拐工作不仅仅要面对狡猾的人贩子,更要破除深深扎根在人心中的这些陈旧“规矩”。
这世上最可怕的恶,并非是看得见的罪行,而是那些被视作“平常”的恶,它像野草一样在愚昧的土壤中悄然蔓延。像红姨、瘸哥这类显而易见的“人贩子”倒还容易识别,而这三个老头代表的,正是那种隐形的、如同慢性毒药般的可怕意识。
唯有勇敢面对这些“看不见的恐怖”,才能为小洋芋们带来改变的希望,让他们挣脱悲剧的循环。
感谢您读到最后,原创不易,每一个点赞和关注都是我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