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幻山与林有有出轨后,带着她欣赏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蓝色烟花,而顾佳,却只能独自面对空荡荡的房间。
当时,我们似乎只看到了许幻山的不懂珍惜,但仔细想想,再看一遍《三十而已》,我们也能发现,顾佳似乎并非没有“问题”——她的“完美”背后,藏着更深的隐患。
“老公,这双短袜子🧦,和你今天穿的衣服不太搭,要不去换一双?”顾佳的话看似平常,却也透露了她对许幻山的深度关注。她的眼神扫过他,发现了小细节的瑕疵。许幻山本不愿意换,但顾佳的坚持让他立刻妥协:“好好好,我去换……”
当他们搬进新家时,许幻山让儿子说一句话,儿子简单道出了心里话:“妈妈最辛苦了!”许幻山笑着摸摸儿子的头,赞同道:“对,妈妈最辛苦了!”但随着时间推移,顾佳渐渐发现,许幻山与一些有野心的女人关系微妙。有一天,她目睹一位女同事送许幻山一堆橘子,而那橘子不过是25块钱一袋——她自己跑了很久才买回同款。
“知道你爱吃,下次带到公司和大家分分吧。”顾佳这样说,心里却难掩不满。在她看来,任何人都不该试图侵犯她所捍卫的家庭。
为了给儿子提供更好的未来,她不断接近顶楼的王太太,然而在某个瞬间,顾佳忽然发现自己身上也有某种“隐患”:当她看到那幅莫奈的假画时,心中突然涌现疑惑:“你说……有钱人也买假画吗?”她开始有意识地对比自己和她的周围环境:“她四十岁左右便过上这样的生活,而我们也只是三十多岁,老公,咱们再努力一点🕐️,说不定有一天也能住到楼上去!”
许幻山面露愁容,他不知道如何回答妻子的期待。顾佳的这种改变,也让我意识到,她渐渐在婚姻中变得越来越焦虑。
安娜莱娜在《爱自己,就会有人爱你》一书中提到过一个深刻的观点:当有人突然从你生命中离开时,你身上一定存在某种问题或痛苦,才会吸引到这类情况的发生。看似是别人伤害了你,但其实你也有某种隐患促成了这一切的发生。
顾佳的婚变,不正是这一点🕐️的真实写照吗?她并非不好,甚至很好,可是她把一切都交给了付出,忽视了婚姻里的平衡。许幻山的背叛,或许正是因为她将丈夫宠成了依赖他人的“婴儿”,而忽视了他的自由和成长需求。
这个婚姻的最大问题,便是“育儿式婚姻”带来的双重伤害:顾佳过度照顾许幻山,剥夺了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尽管许幻山对顾佳很感激,但长期以来这种过度的管束,让他感到压力巨大,甚至不满。毕竟,他心中有理想,有自由,不喜欢被细节化控制。
而顾佳的高标准要求,原本是为了照顾好家庭,却渐渐变成了压得许幻山喘不过气的束缚。在她想要让儿子过上更好生活的同时,却没有意识到,她的过度付出让许幻山逐渐心生厌倦。
许幻山的心灵需求被忽视,理想和浪漫被现实的冷水泼得透彻。最终,当顾佳“理性”地对许幻山的梦想泼冷水时,许幻山的心情可想而知。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失衡,让他们的关系裂缝日益扩大。
面对婚姻中的各种矛盾,顾佳似乎过于强势,她过度在意丈夫的表现与成就,却忽视了自己独立存在的意义。她以为通过不断成就丈夫,能换得他的回报,却忘了在婚姻中,两个人依然是独立的个体。
许幻山最终的背叛并非单纯因为他不忠,而是顾佳过于“饲养”了这个“丈夫”,把他变成了一个无所事事的“男孩”。她的付出变成了束缚,而许幻山逐渐对她的“管控”产生了反感。
结局是,顾佳在经历了失望和痛苦后,才真正明白,女人在婚姻中的幸福,应该来自于自己的独立与成长,而非一味的“经营”和付出。
总结:顾佳的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妻子和母亲,但她未曾意识到婚姻中的最大忌讳:过度的付出和控制可能导致反效果。许幻山的不成熟和背叛,固然是他的问题,但顾佳也从未真正经营自己,导致她的付出成了枷锁。
爱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爱,而婚姻中最好的“经营”,永远是经营自己,找到真正的平衡和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