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聪拒绝探望女儿、拒付抚养费,黄一鸣独自抚养孩子并靠直播谋生。这场豪门抚养纠纷撕裂了公众对财富与责任的认知,法律与舆论的博弈中,受伤最深的是无辜的孩子。"
2025年8月13日,前《青春有你》选手黄一鸣在直播中抛出一记重磅炸弹,她公开宣布“不再联系王思聪”,并控诉这位万达公子两年来拒绝探望女儿、拒绝支付任何抚养费,甚至拉黑了她沟通的渠道。这场始于2023年的“豪门私生女”纠纷,再度撕裂了公众对财富与责任的认知。
黄一鸣的控诉并非首次,但此次披露的细节更显残酷。据她透露,自2023年女儿“闪闪”出生以来,王思聪从未抱过孩子,也未支付过分毫抚养费。奶粉、纸尿裤等所有开销均由她独自承担。
她曾尝试沟通,提出两种解决方案。承担教育费用,或一次性支付200万作为抚养权补偿。两项提议均遭王思聪拒绝。更令黄一鸣心寒的是王思聪的冷漠态度。2024年,她发送收款码讨要奶粉钱,对方以“没钱”搪塞,甚至声称“撑过明年就有钱给你”。而讽刺的是,同期王思聪被曝在日本豪掷20万为女友购包、购买限量跑车,与其“哭穷”形成尖锐对比。
当黄一鸣恳求他探望女儿时,王思聪仅回复“我已出国旅游,886”便消失。最终,黄一鸣选择将这位“狠心父亲”彻底拉黑。
尽管黄一鸣多次公开指认王思聪为生父,但法律层面的亲子关系至今未确认。王思聪虽未公开否认,却始终拒绝配合亲子鉴定,导致“闪闪”无法在法律上主张权益。2024年一度有传闻称王思聪私下承认女儿,承诺“每年300万抚养费+赠送房产”,条件是黄一鸣减少公开提及王家。但黄一鸣在最新直播中明确否认,坚称“未收到任何协议款项”,所有生活开支依赖直播收入。
更复杂的是家族态度。黄一鸣透露,王健林对孙女的存在毫不知情,王思聪拒绝将此事告知父亲。法律专家指出,即便血缘关系确认,王思聪名下资产可能通过家族信托、债务设计等方式规避抚养费执行。
面对王思聪的“零支持”,黄一鸣走上了自力更生之路。她自称通过直播带货月入25万,而女儿“闪闪”年仅1岁便成为广告宠儿,单条视频合作报价高达11.5万元。她在社交平台开设“闪闪成长日记”账号,记录女儿生活的同时承接商业合作。
这种“母职变现”模式引发巨大争议。支持者赞其“为母则刚”:“不靠富豪靠自己,她活成了单亲妈妈的榜样”。反对者则质疑她利用女儿博取流量:网友发现3岁的“闪闪”存在明显反颌问题,多次建议就医未获回应,被疑故意保留“王思聪同款特征”制造话题。黄一鸣直播时宣称“给女儿找后爸要先验DNA🧬”,更被批将亲情异化为流量工具。这场生存与伦理的博弈,折射出单亲母亲在舆论场中的艰难平衡。
黄一鸣的遭遇并非孤例。数据显示,近五年非婚生子女抚养费诉讼增长27%,多数因男方否认亲子关系或拖延支付。法律虽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权利,但实践中常面临举证难、执行难问题。《民法典》第1067条明确: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子女有权要求支付抚养费。若黄一鸣通过诉讼确认亲子关系,王思聪或需按收入20%-30%支付抚养费。但公众人物的特殊身份让此案陷入隐私权与儿童权益的冲突漩涡。
舆论场的撕裂同样耐人寻味。有人痛斥王思聪“有钱泡妞无钱养女”,也有人嘲讽黄一鸣是“韦雪2.0”,借子上位。一条弹幕道破核心矛盾:有钱人的沉默,是普通人孩子的哭声”。王思聪的沉默与黄一鸣的麦克风,构成了这场纠纷最讽刺的注脚。黄一鸣已表示手握证据准备诉讼,但法律程序漫长,而孩子的童年转瞬即逝。
三岁的“闪闪”至今不知父亲怀抱的温度,却已被动成为千万网友围观的对象。她的反颌尚未矫正,而成人世界的“道德反颌”更需矫治——当财富成为责任的豁免牌,当亲情沦为流量的抵押物,最大的受害者永远是那个在镜头外茫然无措的孩子。这场闹剧终将落幕,但如何让“闪闪”们不再成为成人博弈的牺牲品,答案远在王家的豪宅与黄一鸣的直播间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