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里的甄嬛,总给人一种"善良本善"的感觉。就算后期搞起宫斗来,也让人觉得是被逼无奈,是为了自保才不得不反击。但要是看过原著你就知道,书里的甄嬛可没这么简单,心狠起来简直不输那些老谋深算的皇帝!
就说甘露寺那段情节吧,电视剧里有摩格,原著里也有他,但多了个关键人物——摩格那个怀着孕的妻子。
当时摩格和他妻子都中了蛇毒,果郡王和甄嬛赶紧拿了解药去救。结果摩格救回来了,他妻子却因为中毒太深,没法治了。眼睁睁看着孕妇在地上疼得打滚,甄嬛二话不说,直接夺过果郡王随身带的匕首,"噗嗤"一下就捅进了那妇人的心脏,给她来了个痛快。
当时浣碧也跟在旁边,看到自家小姐下手这么狠,吓得尖叫出声。可甄嬛呢?她一看摩格虽然穿了中原人的衣服,但面相明显是异族,怕这事闹大节外生枝,反手就给了浣碧一巴掌,打得浣碧立马不敢作声了。
浣碧可是从小跟在甄嬛身边的贴身丫鬟,后来还知道是亲妹妹。当初甄嬛去甘露寺出家,浣碧也是心甘情愿跟着伺候的。这时候浣碧尖叫确实不妥,但甄嬛完全可以轻声呵斥,或者事后再说,偏要动手打人。说白了,她就是在警告⚠️浣碧:别乱说话,更别坏我的事!尤其那时候她早就知道浣碧喜欢果郡王,这一巴掌更是在敲打浣碧:认清自己的身份,别越界。
更关键的是果郡王的反应。他当时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甄嬛,往后退了一步,说了句:"你怎么能如此狠毒!"就这一句话,其实为后来他的死埋下了伏笔——从这时起,他心里的甄嬛,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
本以为救了摩格,这事就算翻篇了。可没想到,醒来的摩格压根不领情,盯着果郡王和甄嬛放下狠话:"总有一天,我会让你赔我一个妻子!"
果然,甄嬛回宫没多久,摩格就作为异族首领来朝见皇帝了。甄嬛一见到他,心里"咯噔"一下:坏了,这茬儿躲不过去了。
结果摩格真就向皇帝提要求,说要娶甄嬛做妻子。皇帝当时又震惊又愤怒,但摩格肯定没少"劝说"(说白了就是拿捏皇帝),最后竟然真答应要把甄嬛嫁过去。更绝的是,皇帝偷偷给了甄嬛一包毒药,说让她掺到摩格的饮食里,等摩格一死,他就对外宣称给甄嬛报仇。
这毒药的意思再明显不过:要么你杀了摩格,自己背锅;要么你就自己用这毒药了断,反正绝不能让我戴绿帽子,丢了大清的脸面。
甄嬛当时都想一死了之了,可果郡王舍不得啊,舍不得自己心爱的女人就这么含恨而死。所以他主动请命,说要带兵去讨伐摩格,把甄嬛救回来。
但那时候"小像事件"刚过不久,皇帝本来就疑心果郡王和甄嬛有私情。果郡王这时候主动跳出来要救甄嬛,在皇帝眼里,这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简直坐实了他俩有情!
皇帝当然不会同意这请求,可果郡王也是个痴情种,竟然敢违抗圣旨,自己带着府里的兵就出击了,最后还真把甄嬛救了回来。
按理说,刚被心上人从生死线上救回来,甄嬛多少该沉溺在这份温情里吧?可她没有,转头就开始盘算自己的退路了。
谁都知道,甄嬛第一次进宫能得宠,全靠"菀菀类卿"——长得像纯元皇后。而且从皇帝对玉娆的态度能看出来,玉娆比甄嬛更像年轻时的纯元。所以甄嬛为了回宫后能保住小命,赶紧让人去把自己的母亲和妹妹玉娆接进宫。
果然,回宫等着她的就是皇帝的禁足令。还好甄嬛这步棋走对了,她母亲和玉娆一到,就去求皇帝,说想看看女儿(姐姐)。
就在甄母抬起头的那一刻,皇帝直接愣住了。大家都知道玉娆像纯元,可没几个人知道,甄母的长相其实更像年纪大了之后的纯元皇后!皇帝盯着甄母的脸,喃喃自语:"你要是还在,现在应该也是这个样子吧......"
就因为这张相似的脸,皇帝松了口,同意她们去探望甄嬛。甄嬛这步险棋,算是赌赢了。但说真的,这处看得我心里特别不舒服——甄嬛为了自己能活命,竟然把亲妈当成了筹码,这风险也太大了!
她难道没想过吗?万一皇帝看甄母长得像纯元,一时兴起把她留在宫里,甄母一个年纪不小的妇人,在那个年代,被皇帝逼迫的话,最后多半只能自尽!亲妈从来没亏待过她,事事为她着想,她却能狠下心把母亲往火坑里推,就为了换自己一条生路,这心也太硬了。
所以说,我还是更喜欢电视剧改编后的效果。可能我这人还是太理想化,就想让甄嬛一直是那个聪明、通透,骨子里还带着善良的女子,而不是原著里那个为了活命能赌上亲人的狠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