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以1927年至1935年间我军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虽覆盖八年,但随着剧情推进,观众会感受到节奏如同加速,最终竟然以两个字幕草草宣告结束。
回顾整部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古田会议、开辟闽西无疑是核心内容。然而,古田会议(剧中描写的1929年12月举行的红四军九大)后,剧情却像蜻蜓点水般匆匆而过,仅略微提及之后四年的苏区建设和五次反围剿,便快速跳至红军长征的阶段;一到湘江战役,剧情却急转直下,极为详细地展现了这场血战。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陈力曾执导过电影《血战湘江》和《古田军号》,若观众看过这两部影片,便会发现《浴血荣光》中关于古田会议和湘江战役的多个画面其实是剪辑自这两部电影。这不禁让人思考,导演是因为懒惰还是想要省略制作过程?如果没有前面这两部影片,剧中的古田会议和湘江战役是否也会被视作重要内容而被充分展现?
此外,该剧采用书信体的叙述风格,将多个历史事件通过朗读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同样为剧情节省了不少资源和时间,避免了繁琐的展现方式。当然,作为一部长达八年的剧集,无法一一记载所有事件,合适的取舍是必要的。但剧中四年间中央苏区建设、红军的发展以及五次反围剿的表现则显得浅薄,无疑切断了红军在浴血奋斗中光辉历程的连贯性。
实际上,若能适度压缩林家部分(据统计占了全剧的四分之一),尤其是书信叙述的片段,而把古田会议到红军长征这四年的空白填充得更丰富,《浴血荣光》这八年的历史脉络必将更加清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