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汉中文投国际影城(天汉长街店)10号厅的灯光如星光璀璨,一场备受瞩目的电影首映礼悄然展开。教育主题电影《炒青》迎来了它的首度亮相,引发了媒体和观众的热烈关注。
此次首映礼获得了各级政府和多个行业协会的鼎力支持,现场汇聚了陕西省教育厅、文化和旅游厅、共青团陕西省委员会等省级单位的代表。汉中市各大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到场助阵,包括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除了官员,许多行业协会代表以及来自东辰学校的家长和学生代表也前来参与,令首映礼的氛围更加热烈。
这部由汉中东辰外国语学校携手陕西合禾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陕西抱薪文化传媒联合出品的电影《炒青》,是国内首部聚焦“双减”政策的教育题材影片。由石明明执导,金子、董李无忧、张雁琪和刘铭泽等人领衔主演。电影讲述了一位离异女教师刘蕴与她的女儿云曦共同成长的动人故事,触及了单亲家庭、儿童梦想、家长期望等现实问题,也首次揭示了抑郁症对儿童健康的潜在威胁。影片的拍摄地大多在汉中,其中不乏市民熟知的天汉大桥、丁字街、汉山和龙头山等地标场景。
首映礼上,《求真》节目令人惊艳,竹笛与书法的交织,巧妙展示了影片所倡导的“五育并举”教育理念,为整个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东辰学校的何希平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炒青》这一作品,帮助家长缓解教育焦虑,引导孩子们勇敢追求梦想,进而为建设和谐教育生态做出贡献。”在他的话语中,观众们的期待感与日俱增。
《炒青》的首映礼不仅仅是一场电影的展示,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思考。何希平校长提到:“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育的焦虑并没有随着政策的实施而消解。家长们依然在‘躺平’与‘内卷’之间摇摆不定,孩子们依旧困于唯分数的压迫,而教育者们则在‘减负’与‘提质’的平衡中不断摸索。”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东辰学校决定拍摄《炒青》,以温暖与真实的方式展现教育的多样性。
校长进一步指出,教育不应只是分数的堆砌,更应是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他举例提到,《十八岁的天空》曾让大家看到教育的另一面,而《炒青》则希望传递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让更多人重新审视“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真谛。
电影拍摄过程中,80%的演员🎭️来自东辰学校,70%的场景取自校园,影片几乎是对东辰教育理念的真实写照。校长总结道:“真正的教育应当如同‘炒青’这道茶——历经火候的磨砺,但依然保留着纯粹的香气,让每个孩子在合适的节奏里成长。”
在观影结束后,主创团队与观众亲切互动,分享了拍摄背后的温暖时刻,影片中的许多情节都取材于真实的课堂和家庭生活,观众就“双减”背景下的教育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个性化成长如何落实”成为焦点话题,观众们的热烈讨论使得活动气氛持续升温。
值得一提的是,东辰学校还在活动现场为聚兴汉书画教育颁发了“美育文化公益同行者”称号,并宣布将推出“电影美育”公益课程,推广家校美育合作。此次首映礼也成为了教育界与社会各界的共鸣平台,助力推动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化。
电影《炒青》不仅仅是一部影片,它引发了关于教育本质的大讨论。电影台词“成长没有标准答案,热爱本身就是答案”在现场激起了广泛共鸣,许多家长也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感悟:“《炒青》就像一杯清茶,初尝有点苦涩,回味却让人对教育有了新的觉醒。”
影片以“双减”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教育与成长,超越了传统的电影范畴,成为了一场社会层面上的思考盛宴,推动了家校共育理念的传播和教育本质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