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娱乐原创
文|方正 编辑|朴芳
内娱男艺人还能做得更好吗?
随着《披荆斩棘2025》(以下简称《披哥5》)的第五季悄然开启,犀牛君不得不提一个直接的问题:内娱男艺人现在还行得通吗?《披哥5》的开播,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值得深思的机会。这个系列的芒果出品,为什么总让人觉得,总没《浪姐》那样热度持久?
《披哥5》陈小春的《17岁》让人动容,但与《乘风破浪2025》中围绕陈德容、房琪等姐姐的聚焦热度相比,节目未能在舆论上创造出真正的突破点。尽管节目在舞台质量上有不少亮眼表现,整体上却缺乏足够的市场话题。
犀牛君看完首期之后,心情有点复杂——节目本身有很多创新,赛制上作出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加入了新的偶像男团,如TOP登陆少年、INTO万等新生代力量,似乎给节目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这样的改革和高水平的舞台表现,依然没能带来足够的观众关注。
团战模式的双刃剑
先要为《披哥5》站台,尤其是它的舞台设计。要说最震撼的表现,X-Brothers的《暮色回响》简直是年内综艺中的一大亮点。张晋通过舞台讲述自己的心脏病发作经历,表露出的情感让人动容。李承铉、早安和胡夏的演绎更是深情,表演过程中深刻的情感交流让人看得几乎泪目,这种舞台完全具备成为经典的潜力。
除了《暮色回响》,像《17岁》《蚂蚁》《记得》也同样让人印象深刻。节目所展示的高水准舞台已经是优质综艺节目的范本。但是,尽管舞台表现很棒,似乎还是未能引起大众更多的讨论和关注。
《披哥5》的团战模式,其实有利有弊。一方面,这种方式使得曾经积累了大量兄弟情谊的老队员们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舞台完成度高,呈现出成熟的艺术水准。另一方面,这种模式也给了年轻偶像男团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像TOP登陆少年这样刚出道的团体,通过节目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曝光,或许这将是他们走向大众视野的重要一步。
不过,团战模式也带来了“新鲜感不足”的问题。毕竟,这种模式虽然能够聚焦已有的实力战队,但却失去了“初见面”的那种陌生感与探索性,缺少了更多的社交互动,也减少了可能带来的话题性。
《披哥5》:难以找到创新的突破点?
那么,为什么《披哥》总是无法突破现有的框架?其实,《披哥》一直存在一个天然的限制——缺乏引起社会广泛讨论的话题。与《浪姐》聚焦女性♀️的职场困境和年龄焦虑不同,《披哥》在话题性上的挖掘似乎显得有些单薄。男艺人们的形象多是“老哥哥的怀旧情怀”或者“弟弟的青春活力”,这种单一的标签已经让观众有些审美疲劳。
《披哥》需要展现更多样化的男性♂️魅力,突破现有男团的固有形象。节目组可以尝试邀请一些不同类型的男艺人,如音乐剧演员🎭️、时尚型男,甚至可以考虑在短视频平台上受欢迎的“肌肉男”博主,给节目增添新鲜感。而且,男性♂️的情感议题也值得深挖——比如可以探讨中年危机、父子关系等,或者借助像李承铉这样已婚男艺人的形象,来讨论现代男性♂️在家庭中的转变。
总的来说,《披哥》没有必要总是对标《浪姐》。与其走在别人后面,不如尝试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去寻找新的故事,呈现更立体的男性♂️形象。只有这样,节目才能迎来真正的“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