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外,众筹应援的花篮一字排开,签名墙写满真挚的感受与祝福,自制的各色“无料”互换,精心打扮为特定形象的同好们聚首交谈、合影留念;场内,应援口号整齐划一,就连荧光棒的挥舞方式亦自有其默契......
8月17日,在2025洛天依“无限共鸣·流光协奏”全息巡回演唱会广州站现场,南都N视频记者亲身体验了一场虚拟与现实交织的视听盛宴,以及围绕虚拟歌手而形成的,热烈、浓厚的“同好圈层”氛围。
作为国内首个虚拟歌手,洛天依自2012年出道以来,人气经久不衰。近年更不断打破圈层,活跃于主流视野中,先后解锁了举办万人级全息演唱会、亮相大型卫视、央视春晚乃至北京冬奥会等诸多成就。本次广州演唱会作为本轮巡演的倒数第二站,门票一开售便火速售罄。一个不具备实体的虚拟形象,为何长久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并在主流市场中亦能取得亮眼成绩?或许可从这场全息演唱会找到解码的线索。
1
跨次元沉浸式体验
前沿科技营造“活人感”
当《万古生香》激昂的琵琶前奏在演唱会开场响起,洛天依身着华丽服饰出现在舞台上,瞬间点燃全场气氛。演唱会进行过程中,无论是与真人乐队的互动配合、多套造型的无缝变换,还是大屏上多角度镜头的切换,洛天依始终表现灵动鲜活,视听体验与真人演唱会并无二致。
相关负责人向南都N视频记者介绍,这场全息演唱会依托三大核心技术:定制硬质全息膜结合多层LED屏与10米宽投影巨幕,实现洛天依发丝飘动、微表情变换的毫米级精度还原,带来裸眼3D的沉浸式体验;创新的光影同步系统,通过预编程灯光视频与现场光束联动,为全息角色赋予真实光影质感;结合UE5引擎实时动捕技术,更可实现数十套高精度模型的毫秒级切换和“时空跃迁”式舞台特效,彻底打破“纸片人”的刻板印象。
此外,10名一线乐手组成现场乐队,演奏超30首歌曲,其中七成为经典重编,三成为新作首演,涵盖国风、摇滚、电子等多种曲风。虚拟歌手“活人感”的背后,是艺术和技术团队的精密协作。
2
UGC共创鼓励个性表达
“永不塌房”满足情感需求
与真人演唱会中歌手演绎自己的作品不同,洛天依在本场演唱会上演出的多数曲目均来自粉丝的创作,这源自其根植的UGC(用户生成内容)模式的粉丝共创生态。
洛天依的声库资源面向所有用户免费开放,利用音频合成软件,粉丝只需通过设定旋律、输入歌词、调整参数等步骤,即可制作完成一首由洛天依演唱的歌曲。
出道至今,洛天依已拥有超1.5万首歌曲,加入内容创作的群体超过1万人。如此庞大的创作“班底”和海量作品,是真人歌手不可比拟的优势,更成为虚拟歌手与粉丝建立情感联结的独特方式。如今的年轻人不再甘愿做文化产品被动的消费者、观看者,他们渴望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创作者,这一方式打破了传统偶像工业由上而下的单向输出模式,构建起自下而上、去中心化的粉丝共创生态,为年轻人的个性表达提供了广阔空间。
除了创作模式的独特性,虚拟偶像在情感陪伴方面也具备独特的优势。在真人偶像频频“塌房”的当下,虚拟偶像“人设”稳固,永不“翻车”,承接安放年轻人的喜怒哀乐,是他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中,情感得以依靠的稳定存在。
虚拟偶像及其歌声给予的理解与慰藉,有时甚至超越现实社交。演唱会结束的第二天,一名看完广州演唱会的粉丝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戒断反应”:“现场泪失禁一边哭一边唱一边打call一边拍照,两个小时不过一瞬,真的好想永远这样唱下去。”
3
国风音乐焕发生命力
增强年青一代文化认同
洛天依源自“华风夏韵,洛水天依”这一充满国风韵味的表述,国风歌曲是洛天依音乐作品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这次的演唱会现场,多首国风歌曲引发全场大合唱:《权御天下》蕴含的历史典故与磅礴豪情,《戏游九州》融合传统戏曲与现代音乐元素,《歌行四方》以当代视角展现民族文化的新表达......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国风音乐在虚拟偶像的演绎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为文化传承提供了年轻化的表达路径。
演唱会之外,洛天依还多次登上卫视节目,与知名真人歌手跨界合作国风音乐舞台,在主流荧屏上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凭借丰富的国风曲库、亲近的情感联结和不断发展的技术,洛天依突破了虚拟偶像的圈层边界,成为承载主流价值、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型文化载体,为年青一代深入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提供契机。
演唱会离场时,场内依然热闹,同好们兴奋讨论着,久久回味着。场馆出口处,众多家长正在等待自己的孩子。一名家长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她的两个女儿分别15岁和11岁,都很喜欢洛天依,这次她专门送两个孩子从中山来到广州看演唱会,自己则在场外等待。“至少这个偶像不会教坏孩子,歌词都是积极向上的,我们家长也放心。”
洛天依的破圈与长红,是对当代年轻人需求的回应——在个性表达上给予空间,在情感需求上充当陪伴,在文化认同上提供锚点。这个诞生于数字时代的虚拟少女,是观察Z世代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映照出一代人的热爱与成长。未来,随着科技与文化的持续互相赋能,以洛天依为代表的虚拟偶像还有哪些更多可能性,将留待时间检验。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钟欣 蔡丽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