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横店的短剧拍摄现场,近期成为了一个频繁上演“缺人”的地方。在这里,副导演手握对讲机,焦急地大声呼喊:“‘董事长父亲’,还没找到合适人选!”这一幕,已经成了浙江各大短剧拍摄基地的常态。许多剧组感慨,“找个会演戏的‘爹’,比找投资还难”,这也不禁让人反思:在一片蓬勃发展的短剧市场中,演员🎭️短缺正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挑战。
从今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浙江上半年备案的重点网络微短剧数量高达251部,发证的剧目有52部,居全国首位。然而,剧组却面临着60至70岁年龄段的演员🎭️严重不足。对许多制作方而言,寻找一位经验丰富的“父辈”演员🎭️,已变得比找到投资还要棘手。
东阳横店的华夏文化园,作为古装题材微短剧的热门取景地,记者在现场采访时,遇到了饰演男主父母角色的“王爷”和“王妃”。42岁的马瑞雄,他刚从上一部剧杀青,便赶到新剧组出演王爷一角。他笑称,虽然戏份不多,但档期紧张程度却超过了许多流量明星️。48岁的岳冬峰也是如此,忙碌的档期将他一直排到了8月底。岳冬峰表示,随着越来越多专业团队和原本演长剧的明星️开始转型出演短剧,剧本的质量要求也水涨船高。这一变化,使得很多具有扎实演技的中年演员🎭️迎来了更多机会。
然而,即便如此,能够真正演绎好“父辈”角色的资深演员🎭️依然是凤毛麟角。一位导演无奈地表示:“真正能演好‘父辈’的演员🎭️依旧非常紧缺。”
在横店,短剧剧组的演员🎭️需求激增,特别是“霸总父亲”这一角色,日薪价格已经突破了3000元至5000元的高价区间。邬影潇,横店影视城演员🎭️公会的经纪负责人,透露说,普通群演的日薪约为200元,而能够胜任“霸总父亲”这一角色的特约演员🎭️,日薪已普遍在400至800元之间。部分预算宽裕的剧组,甚至愿意支付更高的薪资,以邀请更具实力的演员🎭️。即便如此,这些演员🎭️依然排满了日程,工作机会不断。
然而,面对如此诱人的薪水,一些年轻演员🎭️开始挑战中老年角色,但效果参差不齐。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很多年轻演员🎭️难以精准地抓住角色的精髓,导致观众反馈不佳,被戏称为“穿着爸爸西装的儿子”。邬影潇补充道:“年轻男演员🎭️紧缺,中年男女演员🎭️的空缺也非常明显。”
横店短剧剧组的“找爹难”现象,也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许多人开玩笑道:“急需开设老年演技培训班,让退休的爸爸妈妈也能继续发光发热。”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短剧行业正在悄然变化。曾经以抓眼球、博爽点为主的剧本,如今渐渐向更为多元和精致的方向发展。数据显示,融合了故事价值与情感价值的高质量短剧,其平均观看时长和七日追看率是普通短剧的2至3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最近发布的政策文件📄《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明确表示,未来将鼓励和支持优秀微短剧进入电视播出,这无疑再次证明了短剧市场的强劲发展势头。
根据公开数据,2024年我国微短剧的市场规模已突破505亿元,首次超越电影票房市场。2025年,短剧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634.3亿元,2027年进一步增长至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2%。在长剧市场低迷的背景下,短剧正迎来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甚至已从曾经的边缘娱乐内容,跃升为国家文化产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短剧的崛起,也推动了行业的质量提升。广电总局的“微短剧行动计划”,通过六大创作计划,致力于引导短剧向高质量发展,并赋能各行各业,使短剧不仅仅停留在娱乐领域,而成为促进其他产业发展的有效工具。一些短剧制作方表示,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地,短剧制作公司将迎来更多创作机会,内容质量将得到显著提升。
浙江日报、都市快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中提到,微短剧的蓬勃发展,不仅体现了行业对质量的追求,也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多元化。这一系列变化,无疑为短剧创作者和观众带来了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