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人可能对吴彦姝并不熟悉,但提到“国民奶奶”,她那张慈祥的面孔便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她的慈爱形象在众多畅销影片中频繁出现,从一位普通的话剧演员🎭️到意外重返影视圈,最终成就票房女王,她的演艺历程曲折而精彩,值得深入探讨。
吴彦姝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为大学生。幼年时,她随家人迁居至山西,高中毕业后顺利进入山西省话剧院,18岁时便成为了一名正式演员🎭️。1958年,她加入了山西人民话剧团,并在其首部话剧《刘胡兰》中担任主角🎭️。这次演出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演出结束后更是获得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这对她的职业生涯初期而言是一次重要的里程碑。随后,她拍摄了首部电影《流水欢歌》,在其中饰演高小玲,逐步从话剧世界向银幕转型,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
进入1960年代,吴彦姝步入婚姻生活,丈夫张一非曾是一名医生,后转行成为作曲家并担任山西音乐家协会的主席。他们的女儿张荷儿目前是一名编剧。吴彦姝在兼顾家庭的同时,继续在话剧团工作,封演的同时还担任导演,虽在话剧与零星影视作品中颇为活跃,却始终未能大红大紫。
1970年代,她不断参与电影拍摄,学习诸多拍摄技巧。她在电视剧《生死之恋》中饰演王母,还出演了电影《人到中年》里的白姨。虽然她的职业生涯相对稳定,但似乎与更大的成功距离尚远。2003年,她从山西省话剧院退休,原以为可以安享晚年。
在太原的退休生活中,吴彦姝经历了老公去世和父母相继离世的打击,彼时她已72岁,内心深感失落。女儿张荷儿察觉到母亲的低落,决定将她接到北京共同生活。女儿在影视圈有着许多朋友,当吴彦姝73岁时,她被女儿带去试镜电视剧《手机》,不曾想,导演一眼就看中了她。从此,吴彦姝重归演艺圈,尽管起步较晚,但凭借多年的积累,她迅速站稳脚跟。
2011年,吴彦姝在《西游记》电视剧中出演毗兰婆菩萨,随后在《营盘镇警事》中饰演党玉的母亲。在《养儿防老》中,她也扮演了奶奶的角色,渐渐引起观众的关注。2016年,剧集《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为她的演艺生涯带来了重要转折,片中她饰演的唐秀懿为这部电影贡献了7.87亿的票房,吴彦姝由此被称为“国民奶奶”。随后,她在《搬迁》和《相爱相亲》中也表现不俗,分别获得了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并提名金马奖。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吴彦姝的戏路不断扩展,参与了《你好,之华》、《动物世界》、《温暖之城之红日亭》、《花椒之味》和《流金岁月》等作品。她在《又见奈良》中获得明斯克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的荣誉,参演的影片票房总和已超百亿,因此获得了“百亿老太”的称号。
现年87岁的吴彦姝如今远比女儿张荷儿更为知名,尤其是在84岁后,她以“少女奶奶”的称号深受喜爱。她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运气,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早期的舞台剧锻炼,再加上退休后女儿的一次推介,使她抓住了人生的机会。她让我们明白,年龄并不是问题,只要心中有梦想,就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生活中,吴彦姝依然保持着简朴的作风,住在北京的老旧小区,每日花费不足50元。尽管已87岁,她仍然坚持锻炼,能轻松做平板支撑和一字马。相较于她的高额片酬,她将60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这样的低调善举,更加彰显了她的人品与内涵。